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典型案例二

数智赋能提升交安工作效能

今年以来,贵州交警按照数字中国、科技强国战略部署,坚定不移推进科技兴警,大力探索新技术新装备建设应用,为提升新质战斗力提供有力支撑保障,各种新装备、新技术应用场景在交安管理实践中广泛应用,持续培育公安交管工作新动能新优势。

无人机交管:全天候快速部署

科技的飞速发展,无人机技术已在众多领域大放异彩。今年以来,贵阳交警打造“无人机+交通管理”创新应用,科技赋能交通管理,让道路交通管理多了一双既有多角度变化、又有瞬移功能的“眼睛”。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交警日常交通管理面临的问题日益复杂,传统方式已难以满足现阶段交通管理工作需求,无人机具有高清视频的航拍影像能力、小型轻便、低噪节能、高效机动、丰富挂载、影像清晰和前端感知的突出特点,成为推动公安交管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

在多方研究下,贵阳交警警用无人机已可自主建立三维模型的点位,建立正射图像的路口,为交通管理、治安巡逻等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今年春节、中秋、国庆等时间节点,贵阳交警利用无人机对交通流量进行实时查看,及时将通行图像同步给辖区大队,辖区大队可第一时间了解辖区交通状况,动态处置;在贵阳马拉松赛、贵安樱花节等大型活动中,利用无人机提前扫描建立活动场地及周边道路、交通节点等地的正射图像提供给辖区大队,警力部署和方案制定得以快速实施,而活动正式开始后,无人机还可以继续提供现场实时监控图像。

特别在凝冻等极端天气时,贵阳交警利用无人机对道路凝冻情况进行查看更加方便。凝冻天气交通情况、道路情况图像实时传回,为民警提供实时消息,可以更加及时服务群众的需求。

除交通管理工作外,今年,贵阳交警无人机专班还参与协助其他警种、单位的各项任务。

2月20日,贵阳贵安受大风天气等原因影响,多处山林发生火灾。贵阳交警无人机专班全员出动,连续工作36小时,在山火扑救工作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全息感知:人车路动态“一眼清”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黔西南州兴义市城市建设发展迅速,人、车、路呈井喷式增长,点多、线长、面广、警力少等长期制约道路交通管理的矛盾愈加凸显。

面对新形势下道路交通管理带来的挑战,黔西南州交警依托科技赋能,探索运用新兴科技精准整治摩托车、电动车骑乘人员不按规定佩戴安全头盔,无证“失驾”,车辆逾期未检验、未报废等重点交通违法行为。

某日,王先生驾驶面包车行驶在兴义市盘江路路段。由于该车年检逾期未处理,遂被前端高清设备和后端智能平台精准识别,民警通知其到黔西南州公安交通管理局道路交通安全联合整治专班进行处理。

“科技支撑+精准查处”,新兴科技支撑“清零”行动强力推进。

在兴义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情报指挥中心的大屏上,该市各路段的交通路况轮流显示,值班民警实时刷新路面视频,通过对讲机远程调度、科学调整红绿灯配时等方式,及时解决道路突发状况。

“桔山大道出现拥堵,请就近执勤交警立即前往疏导。”接到指令后,执勤交警5分钟内赶到现场,迅速恢复道路通行。

该指令信息来自兴义市公安局交警大队的智慧交管系统,该系统包括交通管理综合应用、集成指挥、缉查布控等版块,汇集各类数据,能实时掌握辖区“人车路”动态,一旦发现各类情况,都会及时预警,综合研判中心则根据预警信息,第一时间向路面警力发出指令。无缝对接、高效互动,切实达到快速处置的工作目标。

今年以来,贵州交警统筹建设智能信息平台,严格落实“省级负责共性平台和主干系统的统一规划建设,市县侧重下端建设和个性化应用开发,派出所等基层所队负责信息采集、研提需求和实战应用”的要求,不断加大数据、系统的整合力度。通过大数据算法实现“机器看视频”代替“人力看视频”,从“被动监控、事后调查”到“主动识别、提前预警”,全息感知、实时监测车辆运行状态,用科技力量提升智能研判和精确预警的能力,实现高效交管服务城市高质量发展。

(蒋孟娇)

--> 2024-12-02 典型案例二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40722.html 1 数智赋能提升交安工作效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