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贵阳市花溪区批林村

六次创业蹚出一条致富路

本报讯(记者 晏惠轩)近日,记者走进贵阳市花溪区高坡乡批林村“鱼水情·方印”豆制品加工厂,工人们正将浸泡好的黄豆磨浆、点浆、上板、压制。

曾经,批林村产业发展一直处于空白。改变始于2016年,王勇当选为批林村党支部书记后。王勇和“两委”班子用了8年时间创业6次,为村里找出路,如今有了属于自己的产业——批林豆腐。

第一次创业,流转了100亩土地种植辣椒,却因当年雨水过多,大部分辣椒被淹。剩下的辣椒采收后,也没卖上好价钱,第一次创业就血本无归,欠群众的土地流转费两年才还上。

第二次创业村里选择种植生姜,但因为技术不成熟,种出来的生姜块头小,没有市场竞争力,又失败了。后来相继种香葱、种蔬菜、养蛋鸡都以失败收场。

一次次创业失败,王勇和村“两委”及群众虽然想过放弃,但又不甘心,因为他们知道,村里必须发展产业。

2021年春节,一个亲戚来到王勇家吃饭,随口说了句,“你们家的豆腐真好吃”。

“这句话点醒了我,批林村水质好,做出来的豆腐香,在当地很受欢迎。”王勇当即开始做家人、村干部、党员的工作。最后批林村作出了第六次创业选择——做豆腐。

由村“两委”干部带头、部分村民参与,集资开始以传统工艺生产豆腐。2023年底,村“两委”把豆干、血豆腐等系列产品与本地的香菇、红米、腊肉等包装成礼盒,销售额突破了30万元,纯收入就有6万余元。

“这对我们来说意义重大,信心倍增。”王勇说,6月,“鱼水情·方印”商标正式获批,批林豆腐有了自己的“身份证”,批林村有了属于自己的品牌,还注册成立了公司。

豆腐产业发展起来,批林村村集体经营性收入上半年已实现50万元,预计年底经营性收入可达80万元,今年有望实现分红。

--> 2024-12-02 贵阳市花溪区批林村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40705.html 1 六次创业蹚出一条致富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