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主动预警 “祥云”跑赢“乌云”

李胜(右三)运用“东方祥云”平台分析全国洪水分布情况。(受访者供图)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张良胜

2018年,“东方祥云”助力贵州成功应对11次暴雨洪水侵袭,帮助提前转移群众1.63万人;

2020年,面对洪涝灾害多发态势,“东方祥云”累计提供洪水预警信息69万余条;

2022年6月,广西壮族自治区防汛部门利用“东方祥云”共发送预警信息28万条,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

一组组鲜活真实的数据,是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贵州东方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李胜30多年来,不断以精益求精的执着,带领团队与“乌云”赛跑,与时间赛跑,以科技力量打造“东方祥云”大数据平台,为全国防汛减灾,洪水预警作出了巨大贡献。

“东方祥云”的成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李胜及团队数十年的坚守。

1985年,李胜考入成都科技大学,毕业后进入贵州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工作,主要从事水利工程勘测设计工作,为后期研发“东方祥云”打下了基础。

2000年,李胜与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联合成立东方世纪公司,组建研发团队,初衷是创建一个可监测全国汛情旱情的预警平台。此后几年,他参与研发设计了一款渠道辅助设计系统,使原本需50个人花一年时间完成的渠道设计图,只需要一个人一周时间即可完成。但不久后,研发进入瓶颈期。

“一直到2012年,公司都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那时候,虽然大数据产业开始释放机会,但由于人才资源不足,想做的事很多,每个环节都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李胜坦言。

乘着贵州大数据产业发展的“春风”,李胜下定决心组建了一支强大的人才团队。

经过数年攻关,李胜带领团队逐步掌握大数据洪水预报核心算法,“东方祥云”大数据项目研发成功。

2014年,李胜团队研发的集气象、洪水分析和监测预警功能于一体的“东方祥云”大数据平台,从8615个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获得行业最高荣誉“云端大奖”。

据介绍,“东方祥云”及其系列产品的创新之处在于,将防汛抗旱从被动应对转为主动预警。

平台结合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卫星遥感技术,将气象与水利融合作为主攻方向,收集并分析全球卫星遥感、地形地貌、气象预报等数据,构建天地融合的多元数据库。实现对水库、河流水量的24小时监控,完成汛情监测预警“一张图”全覆盖,2分20秒即能实现全国670余万计算断面72小时洪水预报,成为自主可控的国产化洪水预报系统,为防汛抗旱指挥提供综合信息分析支持,最大限度地满足防汛抗旱指挥决策需要。

凭借过硬的科技实力,贵州东方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为贵州第一批在“新三板”挂牌的企业,也是贵州省第二批数字经济试点示范单位,入选贵州大数据企业50强。2021年,李胜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防汛抗旱事关人民安危和发展大局,能够为这样的事业奋斗,是我的荣幸。”李胜这样看待自己的工作。目前,李胜在带领团队聚焦深耕多年的防灾减灾领域,大力进行产品研发和市场推广。

“保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是每一个党员的责任,我将带领团队继续推进科技创新,大力探索数据赋能基层信息化工作,努力向多灾种联合预报延伸。”李胜说。

--> 2024-12-02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40702.html 1 主动预警 “祥云”跑赢“乌云”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