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刚蒙蒙亮,黔东南州天柱县凤城街道凤城大坝上,羊肚菌种植基地里搭棚工人的一声吆喝划开弥漫在空中的寒气,坝上又开始了火热劳作的一天。坝上工人抬管、打洞等,分工明确,动作熟练,凤城大坝1200余亩的羊肚菌大棚逐渐成型。
“我就住在对面村,上工方便,一天120块钱。”凤城街道钟鼓村56岁村民杨义凯说。
“羊肚菌种植要先整一遍地,需要不少人力,光是今年搭建菌棚的工资就大概得花60来万元。”天柱县长军菌业相关负责人说。
得益于大坝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以及去年的种植经验,凤城街道钟鼓村和乐寨村今年选择继续发展羊肚菌种植产业。“今年我们村以入股的形式种植40余亩羊肚菌,现在已经开始搭棚,有了去年的经验,今年种植我们更加有信心了。”乐寨村党总支书记杨代鑫说。
为深化坝区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发展机制,凤城街道抢抓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发展机遇,依托良好的自然条件,探索以“党组织+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发展“稻+菌轮作”,打造坝区稻菌轮作基地、羊肚菌研发及深加工基地建设,全力推进大坝农业现代化产业示范区改革,实现“一地多收、一田多用”。今年以来,依托羊肚菌种植产业,带动周边群众500余人就业,截至目前发放工资120余万元,有力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乡村增色,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龙凤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