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汪韵
今年是第十二届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命名表彰之年,也是黔南州福泉市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十连冠”的考评验收之年。该市积极行动,誓用最佳的风貌、最实的成效,迎接最严格的考评。
截至目前,福泉市已是全国唯一连续九轮获评“双拥模范城(县)”荣誉称号的县级单位。这一殊荣的背后,记录着福泉全市军民同心共促发展的鱼水情深和孜孜追求。
2023年,福泉市再担双拥工作探索重任,被列入全省“争创新时代双拥模范城‘十连冠’先行点”。接令以来,福泉市持续优化完善双拥工作体制机制,持续提高新时代双拥工作水平,不断巩固发展新时代军政军民关系,全面推进退役军人高质量发展先行点建设,双拥之花绚烂绽放。
出实策 构建“大双拥”格局
2019年,福泉市组建退役军人事务局,并成立爱国拥军促进会、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等基层拥军服务组织,设立“市、乡、村”三级退役军人服务机构,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全员、服务优质”的服务体系。
福泉市出台《福泉市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双向扶持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试行)》《福泉市争创新时代双拥模范城“十连冠”十大行动方案》,新增配套38条具体推进措施,切实把双拥创建与退役军人事务工作有机统一,创新统筹推进。
近年来,福泉市先后投入资金200余万元,对双拥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行提质改造。如今的福泉,处处涌动着“爱我人民爱我军”的双拥暖流,这离不开福泉各级党委、政府和驻市部队领导对双拥工作的重视。
福泉市制定出台军地合署办公、党委议军会议、军地协作等工作制度,健全“市委主导、政府主抓、人大监督、政协商议、社会参与”五位一体双拥工作机制,实现了双拥工作四家班子齐抓共管,社会广泛参与的“大双拥”格局。
办实事 力解军人急难愁盼
去年6月,在福泉市军地双方组织的军嫂座谈会上,收集到的20余条意见建议,按照军地“双清单”模式逐一研究解决,常态化服务解决好现役军人“三后”问题,用心用情解决军人后顾之忧。
企业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岗位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这是福泉去年在全省率先探索由企业主导的培训模式,打破了之前有“证”无“岗”的困局。同时,在退役军人(军属)就业较多的企业成立退役军人服务联络站,让服务保障的触角延伸至企业。
关心军人、关心军人家庭就是关心部队、关心国防建设。2020年以来,福泉市匹配涉及双拥工作及退役军人事务工作各类资金9000余万元,加强对驻地部队和军属、退役军人等走访慰问、帮扶援助工作。
同时,全社会关爱军人的氛围也更加浓郁。最有代表性的,当数福泉市的“兵妈妈”们。灌香肠、包饺子、做鞋垫……每逢佳节,李应群为驻泉官兵送去温暖。在李应群的带动下,更多人加入拥军队伍中,倾情为军人服务。今年初,福泉“兵妈妈”拥军群体被贵州省军区表彰为“黔动先锋”。
见成效 军地共建结硕果
近四年来,福泉召开市委议军会议6次、国防动员委员会会议4次、军地联席暨双拥专题会商会议7次,严格落实军地互办实事“双清单”制度,解决驻泉部队在训练、战备、营房建设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61个。
59家双拥成员单位与驻泉部队结成共建对子,签订共建公约,明确共建形式,拓展共建内容,建立共建活动制度,定期开展军民共建活动。
对帮扶村投入各类资金120余万元、支农帮扶达1000余人次、建成500亩刺梨产业实验项目……在福泉市如火如荼的建设事业中,处处跃动着官兵绿色的身影。
驻泉部队积极参与驻地重大活动安全保卫、抢险救灾、处理突发事件等危难险重任务,出动民兵及现役军人7000余人次,参与火箭残骸回收工作30余次,参加抢险救灾27次,重大活动期间武装巡逻180余次。
“双拥工作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福泉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张启刚表示,福泉将坚守双拥创建,珍视红色文化与光荣传统,在新征程中,进一步擦亮“全国双拥模范城”金字招牌,让双拥之花绚烂绽放,结出军民团结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