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静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培养培训质量,培养造就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提高思政课教师队伍铸魂育人能力和水平,必须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坚持“六要”标准,切实提升政治能力、育人本领和师德风范。
坚定理想信念、陶冶道德情操,增强思政课教师的政治能力。政治能力是思政课教师之魂。思政课的根本属性是政治性,思政课的主要任务是传导主流意识形态,帮助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因此,“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成为对思政课教师最根本的素养要求。只有自身理想信念坚定、政治素质过硬,才能够成为学生心目中“可敬、可信、可靠”的思政课教师。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就是要坚定“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陶冶“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思政课教师应当心怀“国之大者”,将“小我”融入“大我”,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强盛、民族振兴事业紧密结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诚践行者,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同时,做到时刻规范自身言行,坚决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自觉弘扬主旋律,积极传播正能量,以实际行动发挥立德树人关键作用。
涵养育人智慧、秉持躬耕态度,锤炼思政课教师的育人本领。育人本领是思政课教师之基。思政课就是要在学生中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如何运用科学的方式方法有效引导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是对每一位思政课教师育人本领的考验。因此,“思维要新”“视野要广”成为对思政课教师最根本的能力要求。只有不断锤炼自身育人本领,才能做好“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就是要涵养“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秉持“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思政课教师应当努力拓宽视野、更新思维,备课时既要备好国情世情,更要备好学情,充分遵循学生成长发展规律,根据学生的认知方式、思维特点,将教材体系有效转化为自身教学体系,通过学生更易接受的方式方法讲好哲理、学理和事理,做好知识传授,启迪学生智慧,也在潜移默化中达到对学生的思想引领和价值塑造;同时,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积极钻研学问,在教育教学上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书育人能力。
勤修仁爱之心、树立弘道追求,筑牢思政课教师的师德风范。师德风范是思政课教师之本。思政课教师不仅要为学生“授业”“解惑”,更要成为“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只有具备严谨的自律态度、高尚的人格形象,与学生同向同行,思政课教师才能真正成为学生喜爱的人。因此,“自律要严”“人格要正”成为对思政课教师最根本的价值要求。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就是要勤修“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树立“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思政课教师应当对学生常怀仁爱之心,严于自律、乐教善教,努力扎根教学,将理论讲授与价值引导相结合,打造既有深度、高度又充满温度的思政课堂,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用坚毅的精神引领学生,用真挚的情感点燃学生心中的热情;同时,秉持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精神,在教书育人过程中,既要坚定文化自信,努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学生做中国人的志气、底气和骨气,又要拓宽国际视野,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增强推进文明交流互鉴、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做“经师”与“人师”相统一的“大先生”为职业追求,不断强化自身师德修养的自觉性,在知行合一的教育实践中筑牢师德风范。
(作者单位:贵州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