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启勇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物质财富要极大丰富,精神财富也要极大丰富。必须不断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坚强保障。
贵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围绕在新的起点上担负新的文化使命,统筹实施多彩贵州重大文化工程,奋力打造习近平文化思想生动实践地,加快建设多彩贵州文化强省,为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要旗帜鲜明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健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工作体系,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完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制度机制,改进创新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工作机制,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推进优秀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创作生产更多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是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标志。贵州从底蕴厚重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开掘力量源泉,从多彩贵州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感悟时代精神,从美好生活中汲取创作素材,用心用情推出精品力作,为人民群众奉献丰富而优质的精神文化产品。歌曲《心远天高》《好儿好女好家园》,电影《峰爆》获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电视剧《伟大转折》获第32届电视剧“飞天奖”;音乐作品《守望·撒麻》获第十九届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群星奖;小说《傩面》、报告文学《江山如此多娇》获鲁迅文学奖;京剧《阳明悟道》获第31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等等。
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为推动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贵州实施了多彩贵州重大文化工程,包括红色文化重点建设、阳明文化转化运用、民族文化传承弘扬以及屯堡文化等历史文化研究推广等,系统科学制定了128项重点工作举措,明确了新时代多彩贵州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这不仅有助于传承和弘扬贵州丰富的历史文化,推动多彩贵州的文化繁荣与发展,还能将自身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同时,贵州重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挖掘。贵安新区大松山墓群入选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这是贵州考古第八次获得该荣誉。
深化各类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人民群众移风易俗、改造社会的伟大创造,是人民群众群策群力、共建共享的生动实践。贵州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鼓励群众共创共享群众性文体活动。“村超”“村BA”以及路边音乐会等一大批群众性公益性文体活动,正成为群众自娱自乐、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渠道。
推动贵州文化走出去。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展示中华文化精神内涵、让中国形象闪亮世界,是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任务。贵州省民族乐团在澳大利亚参加“兰之约·话文明”全球对话行演出,并在悉尼举办“天涯共此时”中秋音乐会,展示了贵州民族风情。贵州文化组团参加了第22届美国华盛顿中国文化节,展出了苗绣、银饰、蜡染等文化作品。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与布加勒斯特中国文化中心在罗马尼亚国家大剧院举办“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2024贵州文化旅游(罗马尼亚)推广暨“天涯共此时·天籁贵州”中秋民族音乐会,庆祝中罗建交75周年。在加拿大温哥华举行“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文旅推介活动,受到了国际媒体的关注和赞赏。贵州正以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传递了浓厚的中华情谊与贵州文化特色。
(作者单位:贵州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