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挖掘木商文化资源赋能乡村振兴

何永松 刘彩霞

清水江流域木材资源丰富,自明朝派人到清水江流域采办“皇木”建造宫殿开始,数百年的木商贸易,不断推动木材向“木财”转变,积淀了深厚的木商文化底蕴。深入开发清水江流域木商文化,挖掘、传承特色木商文化资源,有助于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进一步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建强木商文化平台载体。推动流域有关县份的史志办、档案馆设立或延伸展厅,支持有条件的县份设立清水江文书、清水江木商等研究中心,重点优化黔东南州锦屏县文书楼功能布局,加强黔东南州天柱县家文化陈列馆建设,支持集中建设木商文化艺术馆。鼓励史志馆、档案馆、艺术馆等平台到乡镇、村寨设立联合工作站,支持各县批量复制或集中移建木商规则碑林,提供参观与学习。围绕清水江茅坪木材水运局办公楼、招待所、贮材场等建筑设施,搭建木商文化观摩点。开发文旅项目集成化平台,积极推介木商联络、中转、客栈等木商文化,强化文化、广电、旅游等部门有关平台推介力度,在各类新媒体、公众号发布木商信息。搭建或整合木商文化学术平台与团队,支持科研院所建立高端智库、研习基地,举办论坛,提炼并推介清水江木商文化特色。举办拓展木商文化产业经济。打造木商文化产业,挖掘木商文化价值,建立文书风情园、木商文化产业园、木商文化体验区、木商文化古城,建立新型木商文化市场,推动木商文化产业化发展。深度促进木商文化与旅游资源融合发展,支持做好木商文化旅游线路规划,强化木商设施建设,打造一批木商文化经济特色小镇。围绕美食、农业、体育、森林等资源丰富旅游业态,高水平建设沿江木商文化产业发展带,实施“旅游+木商文化项目”产业发展模式。推动木材加工市场高端化、链条化发展,开发一批木商文化印象产品,深度加工制造木制工具、木制玩具、木制家具、木制饰品等产品,建立木制产品市场交易中心,壮大木商文化产业。借助江景、林景和苗侗文化等地域资源,支持推出一批江边、寨中精品民宿集群,并在民宿建设中融入和睦、诚信、生态理念,突出民族习俗、木材贸易、清江航运等文化元素,不断提升江岸经济活力。

塑造木商文化品牌形象。以独特性为突破口,不断提升地域文化特色。结合当地碑文、文书、民约等木商文化传统,挖掘讲好清水江流域木商崛起与发展故事。挖掘木商行遗产,在酒店、文旅行业发放木商文化印册。大力举办木商文化活动,推动木商村寨、沿江村寨、木材中转村寨举办“文书文化节”。开展书画艺术、民歌民谣、征文征集、广告设计、航运拾遗等系列比赛活动,丰富木商文化活动形式。推进木商文艺品跨地展演,促进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提升木商文艺经济潜力。强化代表性影音传播力度,拍摄纪录片、电影或电视连续剧,展现清水江木商繁荣史。积极培育民间文化艺人,围绕侗歌、苗歌,收集清水江木材运输曲调,编唱一批民歌民谣,传递清水江木商文化故事。突出木商文化品牌创意性,推动木商文化品牌传承与创新发展,设计清水江木商文化标志,围绕沿江木商重镇收集图片、故事并编写成册,尤其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介绍。深化木商文化宣传力度,强化康养、美食等元素的融入度。

强化木商文化挖掘力度。邀请省内外专家深入清水江流域林区、古宅、码头、史志馆、下游中转地开展资料收集与调查,促进文化旅游、文物考古等部门单位深度跟进木商文化遗产开发与保护,积极收集民间口传故事,做好口述史资料挖掘。多学科、多角度开展清水江学系列课题研究,支持乡镇和村寨完善镇志村志材料。深入收集木商碑刻、石刻、木行、家训等资料,加大民间文书、家藏文书收集与挖掘力度,做好清水江文书点校、考释、编纂。推动出版单位,在林业生态、林业经济、水上航运、社会治理、民族团结等方面持续出版木商文化系列专著。鼓励期刊开展清水江学研究、清水江木商文化研究、苗侗文化研究等特色专栏。强化木商重镇文化开发力度,加强对木商村寨、工具、古迹等资源的保护,收集木商文化对联,建设门联文化展示区。支持将清水江文书、家族家训、乡规民约中经典训辞融入现代家训、民约中,更好传承弘扬木商文化精髓。

(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大学。本文系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23GZYB145〕成果)

--> 2024-11-27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40333.html 1 挖掘木商文化资源赋能乡村振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