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威宁自治县融媒体中心 汪仟 毛宁)冬日,在毕节市威宁自治县海拉镇海兴村党参种植基地,停满了收购商的车子,村民们则忙着挖党参、捡党参、装党参。
当地村民王美琴今年种了七八亩党参。最近,她每日都要组织10多名务工群众帮忙采挖。“这个采收季以来,我们已挖了三四千斤党参,为我带来了七八万元收入,全部挖完收入可达10多万元。”
“我自家种的2亩党参还没开挖,现在就到各家帮忙采挖,一天100元,不错!”务工群众袁往兰说,当地种党参的群众相当多,大伙相互帮忙采收,既增加收入,又解决了人手不足的问题。
“我们村有360户,其中200余户都种植党参。目前全村党参种植面积达1900余亩。”海兴村党支部书记李访说,根据质量不同,党参当前亩产值在1至2万元。
近年来,海拉镇因地制宜,把党参作为全镇的特色产业来抓,积极鼓励村民绿色化、标准化、规模化种植。同时,引进全国各地的客商加盟,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全面推进,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今年,全镇种植党参面积2万余亩,主要涉及海兴村、海元村、火箭村、海昌村等18个村社区,涉及6860户农户,预计总产量达1万吨左右,总产值达3.6亿元。”海拉镇副镇长彭世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