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川区融媒体中心 罗永红
依托于大娄山脉,遵义市汇川区板桥镇为天麻种植提供了优质的生长环境。
板桥镇长田村山高林密,气候温和,高海拔的地理环境,是选育天麻的理想之地。基于自然资源优势,汇川区林业局积极引导村民发展天麻种植产业。
“长田村的野生天麻分布较广,我们选择的种植地海拔在1400米以上,有利于天麻生长,而且这里属于阔叶林,林分质量和土壤都有利于发展高品质乌麻。”汇川区林业局高级工程师、派驻长田村干部王旭表示。
在汇川区林业局的号召指导下,长田村村民陈永波于今年三月种下了1200多平方米的天麻,采用科学的标准化种植方法,每平方米天麻产量约14斤,按照批发价格,每斤价格为28元,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销售方式,预计能带来收入30多万元。眼下,这些天麻即将成熟,进入采收阶段。
“我们在菌种、菌包、栽培技术上进行分化,产量得到了提升。今年种植50亩,明年更有信心,计划再扩产能。”陈永波说。
长田村相邻的柏杨村,建立起了更加健全的产业链条。柏杨村依托村集体力量,不仅成功创建菌包、麻种培育基地,还大力发展天麻种植基地及配套加工厂,实现从原材料供应到产品深加工的全方位覆盖。村民可以在这里购买到优质的菌包和麻种,用于自家天麻种植。通过生产线升级,菌包、麻种的产量质量不断提升,销售市场也向周边辐射。
“自从增加这条生产线,产能从原先的每年20万瓶增至现在的每年50万到100万瓶,次品率降至1%,产量和质量都有保证,菌种厂原先只能满足板桥镇的需求,现在整个汇川区都可以到我们这里购买菌种。”遵义市汇柏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光伍说。
村民收获天麻后,会出售给村集体,进一步加工成天麻粉、天麻片、天麻干以及天麻酒等多种产品,极大地丰富了市场供给。“我们村成立了村集体全资公司,建成两菌厂、天麻育种加工中心,实现了天麻全产业链发展格局。”柏杨村党总支书记肖碧仙说,通过统一提供菌种、统一提供麻种、统一提供技术指导、统一回收、统一销售的“五统一”模式,持续发展壮大林下天麻产业。
据统计,柏杨村每年通过向村民出售菌包、麻种就能收入300多万元,而天麻及其加工制品的销售收入则高达500万元,为村集体经济蓬勃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这种“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不仅促进了农业产业升级转型,也带动了当地村民就业增收。
近年来,汇川区紧紧围绕“向耕地要粮、向林地要钱”的发展要求,立足辖区林业资源优势和气候特点,逐步形成以林下天麻为主,林旅康养、林下采集其他产业为辅的“1+N”林下经济发展产业体系。
截至目前,全区林下经济利用林地面积稳定在15万亩以上,产值有望突破4亿元,累计争取各级各类资金1000余万元用于林下经济发展,建成超过10个林下经济示范基地,有效带动超1万名群众人均增收1500元以上,实现农民增收和生态稳固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