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27°黔地标读书会

共话新闻专业精神 守正创新奔赴主阵地

读书会分享现场。

文、图/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曹雯 刘立超 吴蔚

11月8日,第25个记者节之际,由贵州日报报刊社、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办,贵州日报报刊社文旅新闻部、孔学堂书局承办的《守正与创新——怎样成就一篇好新闻》新书发布暨27°黔地标读书会,在贵州日报报刊社大楼举行。

《守正与创新——怎样成就一篇好新闻》由孔学堂书局出版,当天首次面世。此次读书会吸引了新闻界、高校新闻学专业师生及读者参与。大家共同交流“守正与创新”在新闻工作中的实践路径和价值体现,探讨在全媒体时代如何推动坚守新闻专业精神,以及如何加强内容创新、强化政治意识和质量把控,继续成就一篇篇好新闻,为讲好“贵州故事”“中国故事”贡献更多力量。

记者节的感悟

“每年的11月8日是中国记者节。这是一个不放假、依然繁忙的工作节日。”贵州日报报刊社副总编辑张焱在致辞中表示,从晨光熹微的街道,到夜幕降临的星光,记者永远在路上,探寻真相、追赶时光、记录时代,用笔杆书写担当,用影像实录精彩!自觉担负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

图书《守正与创新——怎样成就一篇好新闻》作者黄嘉模,曾是贵州日报社老报人,知名、资深编辑记者,在40余年的新闻工作中笔耕不辍。退休后,黄嘉模对新闻事业的热情未消减,对新闻领域的探索不懈,继续担任贵州省委宣传部的报刊阅评员和省新闻出版局的专职审读员。图书的内容,来源于黄嘉模漫长的新闻从业经历中,产生的个性化感悟。

“就媒体人而言,窃以为最紧要的能力就在于‘两现’能力,即‘发现新闻的能力’和‘表现新闻的能力’。”黄嘉模认为,这些能力的形成需要做好“两个悟”:一个是“悟自己”,就是拿自己的前后业绩作对比,看到成长轨迹与成功之道,复盘问题和教训;一个是“悟别人”,就是拿别人的业务长处跟自己比,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对于媒体,黄嘉模认为,最关键的事情在于唱好“两出戏”,既要“不出错”,又要“多出彩”。

为了将这些想法传递给读者,黄嘉模在图书的写作、观点的表达中力求避免生硬和刻板,主要选取了两条路径:一是尽可能用具有个性化的感悟,以及富于实证化的案例来印证想法、观点;二是不仅限于传统媒体领域,而力求在融媒体领域也有聚焦点和阐发点。

同时,图书还对新闻各类体例的写作要点进行详尽梳理,从打磨标题、纠正文内隐形差错到恪守新闻职业道德等均有详尽论述,兼具实操性与启迪性。黄嘉模期望该书的出版发行,“能够有用于同行,有益于业界。”

一本好新闻实操手册

在传媒业剧烈变革的全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内涵和外延都在发生巨大变化,但体现媒介本质的专业精神永远不会改变。

在贵州民族大学博士生导师、二级教授兰东兴看来,当今世界正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媒介技术快速迭代更新,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国际和国内、线上和线下、虚拟和现实、体制外和体制内界限愈益模糊,构成了一个更具有自发性、突发性、公开性、多元性、冲突性、匿名性、无界性、难控性的复杂舆论场。

“新闻舆论工作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守正和创新成为媒体必须面临的现实问题。”兰东兴认为,这部著作正题直击新闻工作者坚守的原则,副题则是新闻记者和编辑的必修课。“作者的新闻观决定了这部著作的理论色彩,也勾勒出研究问题的方法论。”

分享中,现场嘉宾纷纷认为图书《守正与创新——怎样成就一篇好新闻》既是一本“新闻人的工作操作手册”,又是一本富于启迪的新闻培训辅导读本,还是一本避免新闻差错的“排雷”指南。

“目前很多高校新闻专业老师教学偏理论,新闻实践经验不足,导致课程建设、教学实践中存在一定瓶颈。”贵州大学传媒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陈玥表示,新书能够为当下的教学和实践带来启示,尤其是在如何帮助学生理解新闻工作的核心价值,如何通过新闻创作服务于社会和人民的需求,如何进一步提升新闻传播学科的实践能力等方面,给予了明确的思路和方法。

陈玥谈道,作为新闻传播学教师,深知学生在初学新闻时容易忽视写作中的细节和规范,而这些细节恰恰决定了新闻作品的质量和传播效果。她说:“黄嘉模老师的书提供了一个更为系统的框架,使我能够帮助学生系统地学习新闻写作的基本技巧,同时引导他们避免常见的写作错误,培养他们在实际新闻创作中锻炼出‘火眼金睛’。”

关键在人,根本在内容

除了高校学者,现场的新闻界人士认为图书《守正与创新——怎样成就一篇好新闻》对媒体融合发展环境下的新闻文本分析具有指导价值。

“守正与创新,这是党对新闻舆论宣传的要求,也是主流媒体义不容辞的使命担当。”在贵州日报报刊社名记者工作室主任、高级记者(专技二级)刘莹看来,时下,进入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时代,媒体传播新格局正在构建,传播渠道、内容、形式正在改变,面对媒体传播渠道“众声喧哗”、传播平台“百鸟同林”、新闻内容“鱼龙混杂”、新闻表现“乱花迷眼”、评价体系更新升级的新闻宣传环境,主流媒体记者在奔向主战场、融入新媒体的征程中,如何担当好弘扬主旋律、宣传正能量、唱响好声音的主力军,作者指出了参考路径。

刘莹结合自身30多年工作经验表示,一名优秀记者的成长之路,首先在于知识积累,厚积才能薄发,根深才能叶茂。刘莹说,新书对于新闻媒体人,具有积累知识的“充电”功能。在业务成长中,好读书、读好书,是搞好新闻内容生产的“源头活水”。“找准业务主攻方向,为写作需要而读书。读书是记者夯实业务根基、提升业务能力的重要途径。”

从事新闻工作12年的多彩贵州网教科文卫中心主管、记者应腾则坦言,该书对于她而言,既是一次系统的学习,也是对专业知识的补充,更是对个人潜力的一次挖掘。从这本书上,她看到好新闻是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个人修炼;是策划、发现、采写、编辑、传播系列的“组合发力”;是传播信息,更是传承和发扬党的新闻工作优良传统。在实践中应腾发现,从纸媒到融媒,不是取代关系,而是迭代关系。就像书上写的:做好新闻工作的关键在人,根本在内容。

--> 2024-11-22 27°黔地标读书会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39796.html 1 共话新闻专业精神 守正创新奔赴主阵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