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慈慈 孙一峰
依据思政学科属性与育人使命培育新时代思政课大先生,努力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涵养德行的“人师”的统一者,是办好思政课的关键所在。
让思政课成为“趣课”“金课”。古往今来的“大先生”始终以身作则、明德至善,像蔡元培、陶行知为摆脱民族蒙难而办学救国、育才图强,像张桂梅等为圆万千学子求学梦倾其所有、奉献一生。这些“大先生”的先进事迹,彰显了大仁大义的博大胸怀、润泽心田的育人情怀,展现了每个时代都在孕育“大先生”的历史必然性,提供了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力。思政课需要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和资源,关键在于建好“大师资”,尤其是大智慧、大格局、大情怀的“大先生”,能满足教学认真、社会认同、学生认可的基本条件,引领“大思政课”的建设质量提升。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离不开关切国家前途与民族命运的“大先生”,善用自己的“大学问”回答学生关切时代发展、中国发展、世界发展的“十万个为什么”,引导学生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使他们的学习有方向、成长有使命、人生有动力。
增强学生思政课的获得感。思政课教师不能仅以知识教育的“经师”为目标,更要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人师”。“大先生”要胸怀“国之大者”。要始终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引领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坚定信仰信念。“大先生”要具备身正为范的大品格。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既要遵守外在法律规范的“底线”,又要追求乐教爱生、无私奉献的道德“高线”,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赢得学生。“大先生”要具备真懂真用的大本领。始终引领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把抽象晦涩的政治话语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生活话语,善用案例分析、互动交流、虚拟仿真等多种教学方法,练就不怕学生常问疑难问题的“大学识”。“大先生”要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始终将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真挚情感融入思政课建设,忠诚于这份伟大事业,常怀仁爱之心,用心传道授业解惑,激发学生对真善美的理解和追求。
做“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培育新时代思政课“大先生”,需要从自身因素和外部格局入手。一方面,要严守普通老师的职责,执着于教书育人,有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对标“四有”好老师、“六个要”的标准着力提升自身德才勤绩能,并认清争做思政课“大先生”并非头衔帽子、荣誉牌子,而是心有大我、身正为范、启智润心、求是躬耕的理想追求。另一方面,把创新人才培育机制作为思政课大先生培育的保障环节。要以党建引领管好用好培育好思政课教师,增大思政课教师党员的比例和榜样示范作用,储备选拔思政课“大先生”的人才库;要构建国家培育思政课教师的一体化机制,提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的文史哲精通、学科交叉、数字化素养等专业素质培育,强化思政课教师的薪资福利、津贴经费、荣誉激励等职业保障力度;注重师德师风的评价权重并实行“一票否决”,把“四有”好老师的标准和“六个要”的素养要求融入思政课教师评价考核机制,启动多主体参与、动态全面、定量定性、思政教师职称单列的评价考核措施,提供思政课教师成长为“大先生”的发展空间。
(作者单位: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本文系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Y202250155〕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