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光辉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对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做出系列重要部署,提出“发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低空经济是重要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培育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方向,已成为国内各地聚焦发力的重要赛道。低空经济在不同地区和领域的发展重点具有差异性,贵州地处内陆腹地,应探索适合自身的低空应用场景,找准适合自身的优势点和发力点,闯出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新路子。
立足国家战略需求布局新产业。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抢抓国产大飞机和低空经济发展机遇,以扩大低空消费为牵引,以打造场景示范为突破,以培育低空产业为主线,以提升飞行服务能力为保障,加快形成研发、制造、试飞、检测、维修、运营等一体化低空产业发展新格局。
锚定高质量发展开辟新赛道。贵州拥有较为完整的航空配套产业链,在航空航天等高端装备制造业领域具备较好的产业基础。发展工业级细分定制无人机及配套新型基础设施产业。大力发展应急救援、农业植保、测绘勘探等领域无人机整机研制生产,聚焦低空旅游、低空通勤等需求发展通航直升机产业,不断提高产业本地配套率,推动发展高端主控芯片、精密元器件、锂电池、导航及通信模块等上游关键零部件,以及钛合金、铝合金等航空材料,形成全域一体、协同联动、特色鲜明的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格局。
聚力承接产业转移培育新动能。贵州低空空域资源丰富,有利于开展无人机低空航路和无人机机场建设和运营试验。目前,安顺集聚了60余家航空装备制造类企业,形成了从研发、制造到试验试飞的航空产业全产业链生产体系。下一步,加快建设关键零部件、关键材料、关键设备等产业备份基地。要完善配套政策,争取重大项目支持。加大制度供给、政策创新、财政投入力度,推动航空、航天、航发、电子产业,先行打造部分产业备份基地并逐步向其他产业备份发展;深化产业协作,完善产业链配套。厘清产业门类和制造业大类,加大初级产品、研发设计、重要中间产品的生产供给能力,降低基础材料、基础零部件等生产和配套成本,促进分工协作,为关键零部件、关键材料、关键设备提供应用场景。
强化各种要素保障抢占新高地。一是强化要素供给,推动低空制造支持服务体系加快发展。依托本土设计研究院,联合国内低空经济领域知名高校、科研机构、企业成立低空经济研究机构,集中力量进行关键技术研究。加强与国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开展关键技术攻关。支持省内高校和职业院校开设更多低空经济相关专业,培养专业技术和技能人才,不断完善专业教育与培训体系。引进和培育低空制造领域科技创新人才,建设一批低空飞行运行、数字空域管理、新型航空器适航等领域专业人才队伍。积极争取国家相关部委支持,加大对低空研发制造的投入,探索建立低空经济科创投资基金,鼓励金融机构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推动产业加快发展。二是适度超前布局,完善低空产业发展设施保障。统筹布局通用机场建设。坚持需求牵引、弥补空白、效益为先,优化通用机场布局规划,有序推动通用机场建设。支持以市场化方式与社会资本合作建设通用机场项目。支持支线运输机场按需增设通用航空专用设施,鼓励在符合安全要求和满足功能需求的前提下,建设草地、水上、土质等低成本跑道。同时,完善低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以机载惯性导航、卫星导航、信号增强设施等多种方式的组合导航方式,提高无人机运行定位精度。完善低空航线沿途通信基站设施。建立城市气象精细预报系统,提升城市环境下的小区域气象预报能力。以运行服务、政务服务、重点场景服务和产业服务等能力建设为重点,探索建设低空一体化综合监管服务平台,实现数据交互、系统衔接,推动构建便捷通畅的低空运行环境。
(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大学、贵州现代交通经济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