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凤冠”变“销冠”带来新启示

苑广阔

自7月开售至今,“凤冠冰箱贴”共售出14.5万个,一跃成为近20年来国博当之无愧的文创“销冠”。相关话题频登热搜,更让不少人直呼“一冠难求”。(11月17日《工人日报》)

线上,有人定好了闹钟,半夜起来抢购;线下,有人在国博开馆前两个小时开始排队等候入馆抢购。不难看出,国家博物院推出的这款“凤冠冰箱贴”的火爆程度。与此相似的,还有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推出的“天宫藻井冰箱贴”,同样也是“一贴难求”。

“凤冠”成“销冠”,引起了国内文博行业的极大关注,也带来了诸多的思考和启示。近年来,国内很多文博院所、景区景点,纷纷推出各种类型的文创产品。这些文创产品有些受到了市场和消费者的极大欢迎,但也有些文创产品非但没有得到认可,反而被质疑割韭菜。从这个角度来说,国博的文创产品“凤冠冰箱贴”背后的走红之路,无疑是很有现实意义的。因为文创产品的热销,不但给博物馆创造了经济效益,而且由于这些文创产品往往依据实体文物进行设计和开发,其本身也蕴藏着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内涵,所以也会产生令人瞩目的社会效益。

“凤冠冰箱贴”的爆火,首先得益于对传统文化的深度发掘和利用。出土于明十三陵定陵地宫的“九龙九凤冠”是明星文物,“凤冠冰箱贴”正是以此为原型设计打造。从陈列在博物馆里的文物,到触手可及的冰箱贴,无疑大大拉近了文物与公众的距离,也让文物本身所蕴藏的传统文化得到了展示。而依据凤冠开发的冰箱贴,则既具有观赏价值,也具有实用价值,所以才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

其次是文创产品对质量上的严格要求。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推出的“天宫藻井冰箱贴”同样受到市场热捧。其制作复杂、工艺精湛,采用传统的珐琅描色工艺搭配玻璃漆上色,厂商3条生产线的每日最大生产量只有400个。正是因为对文创产品质量的严格把控,才让买到产品的消费者倍感满意,乃至把这些文创产品当成了收藏品来收藏、把玩。

而相比之下,部分博物馆文创产品因追求快速商业变现,选择借鉴或模仿已有的成功模式,导致文化IP开发落入低水平、高重复的开发窘境。同时,部分博物馆文创设计忽视文化资源开发的整体性与统一性,碎片化、片段式地截取传统文化元素,缺乏对文化意蕴和价值的深刻理解,致使文创产品出现基调不符、内容排异等现象,无法深度唤醒传统文化魅力。

立足传统文化,保证产品质量,维持合理价格,文创产品才能实现从“爆红”到“长红”。

--> 2024-11-19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39492.html 1 “凤冠”变“销冠”带来新启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