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高质量科普厚植科技创新沃土

——我省加快特色科技强省建设

德江县第四中学学生与机器狗互动。(受访学校供图)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袁航

“为什么路程更长的曲线轨道上小球先达到终点?”“为什么任一单摆摆动能带动其他单摆?”“你了解自己的心脏吗?”10月16日,遵义市播州区和平学校,一场“科普大篷车进校园”活动让同学们近距离体验了最速降线、磁力传动摆、心跳测试仪等科普项目,直呼“玩不够”。

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近年来,贵州把科普事业纳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将普及科学知识与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紧密结合,积极推动科学普及和科技创新“双翼齐飞”,为全省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迈入新征程,努力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迫切需要强化科学普及、激发创新活力。”省科协相关负责人说,要持续围绕全省主战略主定位,锚定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目标,高质量抓好科普工作,为加快特色科技强省建设厚植土壤、夯实根基。

提升基层科普服务能力

10月29日,黔南州独山县第二中学农村科技馆正式授牌,馆内展出的机器人等一个个新奇设备让同学们激动不已。在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动手参与机械组装实践,感受实际操作的乐趣。

据了解,该校今年3月获批建设机器人主题馆示范馆,项目建成使用后,覆盖学校及周边学生5000余人。

科普教具实践、科普器材体验、机器狗展示、无人机演练……近日,一辆“科普大篷车”驶进铜仁市德江县第四中学,以科学体验、科技展示等方式,为学校2000余名学生送去一场集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于一体的科普盛宴。

“新配置的‘科普大篷车’器材新、教具全,是基层科协开展科普活动不可或缺的科普力量,它让科学知识更立体,让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取知识,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德江县科协主席何兵说。

科普阵地是科普资源向基层延伸的重要渠道。贵州积极强化基层科普阵地建设,借助“流动科技馆”“科普大篷车”等各种类型的科普活动,把科普资源送到群众家门口。过去5年,通过“科普大篷车”等科普活动服务公众230余万人次,建成农村中学科技馆100余所,省级科普教育基地达到189家,23家基地成功入选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依托科技小院平台开展农业科技培训和服务活动160余场。

一系列贴近群众、贴近生产、贴近生活的科普活动,推动全民科学素质提升取得明显成效。数据显示,全省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比例提速增长,从2021年的7.22%,提升到2023年的10.31%。

建设高水平科普人才队伍

刚过去的10月,贵州省植物园科普中心主任王瑶先后走进黔西南州安龙县洒雨镇、铜仁市江口县闵孝镇和贵州苗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开展“三农”直播助农和人才培训,为参训人员带去生动而实用的农技知识。

作为一名科普工作者,王瑶近年来策划各类科普活动100多场次、建设科普景观4400平方米、年科普受众达3万人次。今年,王瑶获评全国科普工作先进工作者。

科技工作者在科普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贵阳市南明区幸福学校,贵州省纳米材料模拟与计算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沈虎峻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为同学们揭开锂离子电池的神秘面纱,激发他们对新能源科技的好奇心与探索欲。

丰满科普之翼,需要更多高水平的科普人才作支撑。近年来,贵州进一步加强科普人才队伍建设和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壮大科普人才队伍。截至2023年,全省共登记注册科普专职人员6000余人、兼职人员52000余人、科普专家5500余名、科普志愿者68000余人、科普中国信息员54万余人。

与量增长相伴的是质的提升。10月24日至27日在遵义开展的2024年基层科普人员交流学习培训活动,为全省基层科普专兼职人员集中“充电”。

省科协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正在推动高校、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以及科技型中小企业将科技创新资源转化为优质科普资源,通过建立科普专家库、组建科普志愿者服务队等方式,发挥科技人才在科普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贵州提出,要建设高水平科普人才队伍,明确到2025年,全省所有中小学配齐专(兼)职科学教师或科技辅导员,多渠道提升中小学科技教育工作者专业素养。

播撒科学家精神的“种子”

10月28日,在毕节市织金县第一中学,《贵州科学家传记丛书》入卷科学家黄宗洪和伍国锋分别以“我的稻作科研工作”“从山村放牛娃到医学科学家”为题,为广大师生宣讲科学家精神。

“通过这次活动,我理解了科学家精神的重要性。它教会我无论是学习还是在未来实践中,都要保持好奇心,勇于提问、敢于挑战、不断求索,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同时,秉持实干精神和锲而不舍的韧劲,在挫折挑战中迎难而上。”织金县第一中学学生王雅诗说。

弘扬科学家精神是科普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贵州通过科学开学第一课、弘扬科学家精神演讲大赛、“贵州科学家精神”进校园宣讲等活动,以及编撰出版《贵州科学家传记丛书》《贵州科学家故事》等,把科学的种子播撒到山乡,激发全省广大青少年崇尚科学、探索未知的兴趣。

不仅如此,贵州还充分发掘和利用科学家精神教育资源,建成坝陵河贵州桥梁科技馆、都匀三线建设博物馆、南仁东事迹馆等6个全国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成为全省科普重要平台。以坝陵河贵州桥梁科技馆为例,建成以来累计面向60万余人次开展科普服务。

面向未来,贵州将继续开展弘扬科学家精神演讲大赛、科学家精神进校园活动等,加大对优秀科技工作者的宣传力度,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自觉践行科学家精神,引领更多青少年投身科技事业。

--> 2024-11-19 ——我省加快特色科技强省建设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39482.html 1 高质量科普厚植科技创新沃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