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黔东南州黄平县旧州古建筑群:明清商贸繁华的历史见证

夕阳下的黄平旧州古镇。 黄平县文体广电旅游局供图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黄若佩 陈江南

黄平旧州古建筑群:

黄平旧州古建筑群位于黔东南州黄平县旧州镇的㵲阳河畔,大部分集中于旧州古镇内西大街和马靛街。在仅1.4平方公里的城区内,现保存下来的有西上街民居建筑群、仁寿宫、天后宫、文昌宫、朱氏民宅、达源发民居、福众桥、平播桥等历史古迹,是研究明清时期旧州商业文化的重要历史见证。

西上街民居建筑多以灰砖青瓦双檐双坡三迭马头墙的建筑为主,梁柱、雀替、挂落、飞罩、窗花、卷板、裙板、陈设等,有着明显的江南风格。在民居之外的公共建筑中,最多的要数各省商会会馆建筑,依稀可见当年旧州商业之兴盛。

2006年,旧州古建筑群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旧州镇2007年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公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黄平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工作人员周长春:

对于研究明清时期的商贸文化有着重要意义

漫步于旧州古镇的西上街,仿佛步入了一幅流动的历史画卷。宽阔的街道上,两旁民居飞檐斗拱,错落有致。门前,旧时商贸柜台静默矗立,无声诉说着商贸往来的繁忙和市井生活的热闹。

周长春介绍,西上街民居建筑群是旧州古建筑群的代表之一。民居布局为前店后寝,既经商又居家,店铺与居室分布合理,协调有序。“这些建筑,是明清时期旧州商贸繁华的见证。对于研究明清时期旧州的商贸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为曾经的“州衙”所在地,旧州在明清时期曾商贾云集,是㵲阳河上游的经济、贸易中心。三拱桥至水门洞一带系河运码头,来往船只在此停泊,各类物资于此集散,后因火灾而萧条。到了清代,河运码头移至老里坝,于是老里坝、大西门及西大街代替了原北门街的繁华。

“除了民居,全盛时期的旧州‘九宫八庙三庵四阁’,也是商贸繁华的见证。”周长春介绍,所谓“九宫”指的是各省商会在此建设的会馆,如万寿宫、万天宫、天后宫、仁寿宫以及禹王宫、崇福宫等。

沿街而行,便来到了仁寿宫——一座由江西临江府旅居旧州的人士所建的会馆。会馆内,戏台高筑,前方栏杆上雕刻的《三国演义》人物栩栩如生。站在台下,仿佛穿越时空,看台下江西商贾围坐,目光随着戏台上的风云变幻而起伏。

“在明清时期,沅江之滨,江西、湖南等地的商贾络绎不绝。旧州的蓝靛、油漆、桐油等特产被运往沅江,销往远方;同时,他们也从各地携来瓷器、布匹等货物,丰富了当地的物资流通。商贸繁盛同时,五湖四海的商人汇聚旧州,还兴建了大量会馆,以联络同乡、保护本地商人商业贸易。”

“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近年来,黄平县在古建筑保护修缮工作上投入了大量精力。”周长春介绍,旧州古建筑群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而且为推进文旅融合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黄平县将进一步深挖古镇文化内涵,谱写以文促旅新篇章,让古镇的文化故事焕发新的光彩。

--> 2024-11-19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39462.html 1 黔东南州黄平县旧州古建筑群:明清商贸繁华的历史见证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