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虞思滔
初冬时节,走进黔南州贵定县德新镇的丰收村,仿佛踏入了一幅静谧而壮美的画卷。这里,蜿蜒曲折的独木河潺潺流过,滋养着这片土地,而天然大溶洞“燕子洞”则以其雄奇壮美的自然景观,吸引着无数游客的目光。
丰收村,位于贵定县德新镇北面,距离县城15公里,辖燕子洞、风景寨、米孔等9个村民组19个自然寨,现有727户3041人,以苗族、布依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占总人口58.07%,属典型的少数民族村寨。《贵定县志稿》记载,该村聚族而居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燕子洞,这个因春天成千上万只燕子聚栖于此而得名的天然溶洞,是大自然赋予丰收村的瑰宝。据丰收村党支部书记罗荣介绍,只有真正走进燕子洞的人,才能领略到它那令人叹为观止的奇美景观。洞内,各式各样的钟乳石琳琅满目,美不胜收。数不尽的石笋、石花、石松、石柱,形态各异,栩栩如生,仿佛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
燕子洞由上、中、下三个洞组成,虽然相隔不过百米,但彼此间却互不相通,各自保持着神秘与独立。上洞又称双龙洞,由两个相通的地下溶洞组成,神秘莫测;中洞则是独立的地下溶洞,其景观最为绚丽。高处有三四十米,宽处有二三十米,而窄矮处则仅容一人匍匐而入。中洞内部有多长,至今无人知晓,这也为探险爱好者们留下了无尽的遐想与探索的空间。下洞则位于绿树成荫的燕子洞苗寨旁,高数百米,宽数十米,属于地下河溶洞,更是别有一番风味。
贵定县文旅局对燕子洞的重视与保护,无疑为这片神奇的土地增添了更多的光彩。2024年7月,贵定县文旅局与贵州山水清晖旅游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签约了洞穴勘探项目,旨在深度挖掘燕子洞的文旅资源、发展条件与发展空间。通过全盘考量与找准亮点,力争将燕子洞打造成为贵定县的标志性旅游景点,为游客带来更加丰富多彩的旅游体验。
然而,让丰收村充满魅力的,不仅是燕子洞这一自然景观。这里的民族文化韵味同样值得人们去探索与品味。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的赶会、正月十五的村寨运动会以及各项苗族活动,都会在丰收村风景寨如期举行。婚俗、芦笙舞、歌谣等气氛浓烈,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欢乐与祥和的苗族大家庭中。
在丰收村,男女青年们通过跳月这一传统习俗来交流感情,选择对象,结成终身伴侣。正月十五过大年时,便是本村苗年运动会的开始。全村村民无论男女老少,或在外务工人员,都会纷纷回到家乡,参与这一盛大的活动。节目众多,热闹非凡,让人流连忘返。
走进丰收村的农户家中,你会发现这里的人们不仅热爱自然,更热爱生活。大多数人家会种麻种靛,当地苗族姑娘们从小学习种麻织布、种靛染料,练就了一双制作蜡染和刺绣的巧手。她们在制作蜡染和刺绣时,图案没有固定的样式,完全是随手而画,自然天成。这些蜡染刺绣服饰不仅继承了苗家的历史传统,更赋予了时代的新鲜内容,成为苗家姑娘们出嫁时必备的嫁妆。
近年来,丰收村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越走越宽。村党支部充分发挥引领作用,积极推进本村青菜、黄桃、烤烟等特色产业种植。通过“村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有效盘活了秋冬种期间的闲置土地资源。目前,丰收村已经发展青菜种植100亩,在后头坪、山口冲种植黄桃200亩,并组织烤烟大户持续打造生态烟叶高标准示范基地,种植烤烟225亩等。这些特色产业的蓬勃发展,为村民带来持续增收。
“丰收村将继续充分挖掘特色资源条件,围绕苗族文化传承、燕子洞奇观以及特色产业的‘文化+旅游+农业’融合发展模式,书写农文旅融合发展新篇章。”德新镇党委书记金安贵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