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海靖
乡村绿色转型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不仅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还能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政策引领,夯实绿色基础。一是明确目标和方向,通过出台相关政策,制定具体的绿色发展目标,为绿色转型发展指明方向。二是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经济手段,降低绿色发展成本,提高农民参与积极性。三是通过政策引导,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服务,帮助农民掌握绿色农业技术和可再生能源技术。
绿色农业,守护绿水青山。一是推广有机农业,通过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保护土壤和水源,提高农业生产安全性和附加值,实现农业与环境的良性互动。二是发展循环农业,利用农业废弃物进行资源再利用,如秸秆还田、沼气发电等,通过循环农业,减少农业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达到农业生产与生态保护的良性循环。三是普及智慧农业,利用信息技术、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科技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减少环境污染。
生态旅游,助力绿色转型。一是在保护自然资源的前提下,依托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旅游活动。游客与自然和谐相处,注重环境保护和文化传承,促进旅游产业发展。二是整合区域内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和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等旅游资源,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旅游线路和精品项目提高旅游企业竞争力。三是完善基础设施,加强旅游领域重点建设,包括道路交通、游客接待中心、环保设施等,提升游客旅游体验和便利性,促进旅游发展。
社区共建,培育绿色理念。一是通过鼓励农村社区积极参与绿色转型,开展丰富多彩的生态教育活动,有效提升农民的环保意识和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社区居民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关注,促进绿色技术和可持续发展模式在基层的推广应用。二是增强社区和居民在绿色转型中的自治能力和自主意识,通过建立和完善社区参与决策的机制,有效激发社区的内生动力,推动绿色转型在基层的深入实施。三是加强政府部门与社区居民的沟通与合作,建立起有效的政策落实机制,更好地保障绿色转型的实施效果。
典范引领,展现转型成果。一是挖掘和弘扬本地区的绿色发展和生态保护经验,通过定期举办经验交流会议、推广绿色技术和模式,激励更多乡村地区效仿成功案例,推动绿色转型的广泛落地和实施。二是建立跨区域、跨部门的合作机制,促进资源共享和互动学习。通过区域性联盟或合作平台,实现资源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绿色转型的深入发展。三是通过广泛的社会共识和行动力量,共同推动乡村绿色转型的可持续发展,从而增强居民的环保意识,促进绿色生活方式的普及和推广。
(作者单位:贵州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