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守新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积极推进首发经济。首发经济是对“首店经济”的进一步拓展,即企业发布新产品,推出新业态、新模式、新服务、新技术,开设首店等经济活动的总称,涵盖了企业从产品或服务的首次发布、首次展出到首次落地开设门店、首次设立研发中心,再到设立企业总部的链式发展全过程,能够集聚品牌资源、带动产业升级、增强城市商业活力。
产业升级是首发经济的现实路径
首发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产业创新。从理论上讲,首发经济的载体是产业,用“首发”引起消费者注意,进而带动流量集聚,从而实现消费规模的扩大,这样的作用机制需要产业创新能力作为支撑。首发经济带动的消费者日益丰富的物质文化需求取决于产业的创新能力,而企业作为主体,要不断创造适应新需求的有效供给,推出更多符合消费者多样化、个性化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首发经济的发展基础依赖于生产性服务业。消费场景关乎消费者的消费体验,产品服务、消费场景是“首发”成功的关键环节,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首发经济的背后,是不同产业链条的交叉融合,高品质商品的生产依赖的是制造业,需要完备的生产工艺和精密的制造流程,而产品创意设计、品牌运营和推广等关键环节依靠的是生产性服务业,没有高水平的行业资源进行支撑,后续的运营和推广等一系列活动就难以为继。
首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得益于完备的产业体系。首发经济的蓬勃发展离不开产业竞争优势,成本是保持产业竞争优势最关键、最直接的因素。由完备的产业体系带来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为首发经济提供了有力支撑,这有利于降低首发产品的生产成本,加快其迭代速度,为其创造场景,让新产品快速产业化、规模化,助力首发经济释放首发集聚效应,实现从“网红”到“长红”。
首发经济是产业升级的强大助推器
首发经济通过推动需求升级与供给创新拉动产业升级。首发经济通过不断推出新产品和服务,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个性化、品质化需求,进而推动消费市场升级。这种消费升级不仅体现在对产品和服务品质的追求上,更体现在对消费体验和精神文化需求的满足上。随着消费者对新产品和新服务的热情高涨,企业为了“首发”成功,会不断增加研发投入,提升研发效率以扩大供给创新,从而加速突破技术瓶颈,带动生产、管理、营销策略、售后服务用户体验等全方位提升,为产业升级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首发经济通过汇聚高端生产要素流入支撑产业升级。首发经济的成功会对高端生产要素产生虹吸效应,从而引发投资、人才、数据、技术等一系列元素,围绕首发经济的发展方向去加大投入,实现人才和投资资源的集聚,推动新兴产业集聚,衍生新业态,并通过改变传统产业结构,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首发经济能够驱动产业链整合升级与协同发展。首发经济强调产品链式发展的全过程,通过引入新技术和工艺,提高了产业链的整体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推动了产业链的整合和升级。同时,首发经济还促进了产业链各环节之间的信息共享和资源优化配置,提高了产业链的协同效率和竞争力。因此,首发经济通过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紧密合作与协同发展,实现产业链上下联动,同时优化了本地区产业结构。
推动首发经济高质量发展
引导资本流向高质量首发企业。加强政策引导,使资本更多地流向高技术含量、绿色环保、创新驱动型的首发企业。进一步深化资本市场改革,推动资本市场的制度化、透明化、规范化建设,以保障首发企业在公开发行过程中能够顺利上市。优化上市审核机制,提高上市效率,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持续推进注册制改革,为更多符合条件的企业提供上市的机会。通过税收减免、补贴以及降低融资门槛等手段为首发企业提供扶持。
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及产业融合发展。加快生产性服务业自身发展,有助于整合城市资源打造消费场景。加强消费相关产业联动,持续推进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有利于增强消费者的感知和体验。一方面,促进首发经济与本土文化产业融合,挖掘城市的文化资源,将文化要素融入首发经济中,推出具有文化内涵的首发产品和活动;另一方面,加强首发经济与本土旅游产业融合,利用城市的旅游资源,创新文旅产品及服务,塑造鲜明的城市IP,吸引游客参与首发活动和购物消费。
提升新质生产力赋能传统产业。以新质生产力为引领,做好“数字化生产、绿色化生产以及服务化制造业”等文章,借助数字化手段对首店资源统筹管理。通过加快建立数据一体化处理系统,与制造端建立产销信息共享机制,建立消费需求快速反应体系,提高首发主导企业在供应链中的地位,进而积极探索出一条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之路,打造“链主”企业与标杆企业,提供经验示范,让传统产业焕发新生机、展现新活力。
(作者为《山东社会科学》杂志社副总编辑、编审,世界政治经济学学会特约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