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花灯戏:我省民间艺术瑰宝

贵州花灯戏《七妹与蛇郎》剧照。 (受访者供图)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姜雨熙

花灯戏简介:

花灯戏是一种民间自娱自乐、载歌载舞、有说有唱,并带有戏剧、杂耍等综合性质的表演艺术形式。清末民初在贵州盛行,吸收了贵州本土语言、音乐曲调等,形成了风格独特的贵州花灯。起初,花灯叫采花灯、地灯,只有歌舞,后融入情节、故事形成戏剧。主要流行于独山、遵义、毕节、安顺、铜仁、花溪等地,东南西北中五路花灯,各地有不同称谓。黔北、黔西一带叫“灯夹戏”,独山一带叫“台灯”,思南、印江等地叫“高台戏”或“花灯戏”。

花灯戏是贵州民间艺术中的瑰宝,也是我省群众基础最广泛的地方剧种,充满着浓郁的乡土气息。最初的花灯戏演出形式简单,以演民间小戏为主,题材多取农村生活和民间故事,有《拜年》《姐妹观花》《三访亲》等剧目。其表演以“扭”为特点,演员常用折扇、蒲扇与手帕为道具表达情感。在流行过程中逐渐打破了“灯、扇、帕”的歌舞程式,有了生、旦、净、丑等划分。其乐曲腔调在原有曲调基础上融入了民间小调、小民歌,逐渐形成自己的“板腔”和“曲牌”。在表现情节刻画人物时,板腔与曲调综合使用,形成了丝弦灯调、台灯灯调、锣鼓灯调、花调子,音乐表现力更加丰富。

2006年,贵州省思南县申报的花灯戏(思南花灯戏)项目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贵州省独山县申报的花灯戏项目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11年,贵州省花灯剧团申报的花灯戏项目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国家级非遗贵州花灯戏代表性传承人邵志庆:

为花灯戏传承发展培养更多年轻人才

“我与花灯戏相伴已有46年,早已成为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退休以后,邵志庆每天仍会坚持基本功训练,为花灯戏培养青年演员。

邵志庆是当代贵州花灯戏表演艺术的领军人物、国家级非遗项目贵州花灯戏代表性传承人,主要作品有贵州花灯戏《月照枫林渡》《红梅赞》《征人行》《盐道》《一路芬芳》《七妹与蛇郎》《夫妻观灯》等,中国戏剧梅花奖数字电影《月照枫林渡》。曾获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等诸多荣誉。

从4岁开始学习戏曲,15岁考入贵州省艺术学校(今贵州大学艺术学院)花灯专业,毕业后分配到花灯剧团。从事贵州花灯戏表演,年轻时的邵志庆,对什么角色都感兴趣,青衣、老旦、小旦、彩旦,逮住机会就不放,常常偷师学艺,反复琢磨,不分白天黑夜地练。在舞台上塑造了10多个性格鲜明、形象各异的人物。

“走过小路爬大坡呀,为何坡儿这样多,累得我腰酸腿痛肚子饿,一棵茶树没见着……”5月,由贵州省花灯剧院复排的传统贵州花灯戏《七妹与蛇郎》在贵阳市北京路大剧院精彩上演。伴着欢快的花灯音乐,邵志庆扮演的张家大姐粉墨登场。曾在该戏中饰演数百场大姐一角的邵志庆,时隔37年后再次登台献唱,她此次的任务是为贵州省花灯剧院青年演员配戏。短短两段唱词,一个贪婪丑陋的张家大姐形象被她演绎得淋漓尽致,台下观众掌声如潮。

作为一名非遗传承人的初心是什么?邵志庆表示,除了舞台上的呈现外,走进校园、走进社区宣传普及花灯文化同样重要,自己仍将不遗余力地为贵州花灯戏传承贡献力量,履行传承人的职责,托举更多年轻后备人才,为花灯戏注入新活力,推动贵州花灯戏再创佳绩。

--> 2024-11-13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38910.html 1 花灯戏:我省民间艺术瑰宝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