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王瑶 通讯员 陈梦竹
“吵闹”的道路安静了,飞扬的灰尘消失了……近日,铜仁市德江县S203塘坝至岑巩(县城至堰塘段)路段附近居民发现,曾经困扰他们的扬尘、噪音问题已经得到解决,生活环境有了很大改善。
10月26日,该路段附近居民向中央第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反映,道路减速带导致渣土车等车辆经过时产生物料抛洒、扬尘和噪音等问题,影响正常生活。德江县接件后第一时间调查处理,制定整改措施。两天后,当地通过重新调整减速带,新增防护栏、限速信号牌等措施,有效解决了噪音、扬尘等群众身边的烦心事。
“对我们反映的环保问题,相关部门解决得又及时又彻底,以后都不担心车子路过有灰尘、吵人等问题了。”附近居民张秀为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点赞。
群众身边无小事,督察组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接到群众反映身边的环保问题后第一时间转办,督促地方及时组织调查处理。贵州省各级各部门牢记督察组“能马上解决的要马上解决”叮嘱,全力做到快办快处,不让群众身边的“小问题”变成“大烦恼”,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更加增强,纷纷给予点赞。
疏通沟渠,畅通“心渠”
10月31日,督察组交办“毕节市七星关区阴底乡阴底村张八四户旁边的排水沟被当地村民封堵,雨季时雨水全部流入农田,造成水土流失”信访件,七星关区接件后,迅速开展现场核查,组织人员进行清理,当天就将水沟中的涵管和淤泥清除,恢复了水沟深度。
看到水沟被清理通畅,清水畅通无阻地流淌,当地村民胡大爷笑着说:“水通了,臭味就消除了,环境也变好了。以后遇到大雨,再也不用担心农田和房子会被淹了。”
环保督察不仅仅疏通了百姓身边的沟渠,更畅通了群众的“心渠”。
督察组把推动解决群众反映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作为重点,设立信访举报电话和邮政信箱,目的就是畅通群众反映生态环境问题的渠道。群众是“出题人”,也是“评分人”,问题整改得好不好,还是群众说了算。
贵阳市云岩区以督察组交办的半边街垃圾清运噪音扰民信访件整改工作为契机,要求辖区内28家环卫公司,对于垃圾清运产生的相关问题进行排查,针对实际情况对垃圾清运工作进行优化调整,确保居民正常生活的同时,营造一个整洁、舒适的生活环境,得到居民的一致认可。
在督察组转办的赤水市某企业生产及运输产生粉尘、噪声、异味扰民信访件办理过程中,群众代表充分表达诉求,了解整改方案,参与整改工作监督。整改完成后,群众对企业的相关整改事项表示认可,对各部门积极办理信访件,及时解决群众诉求表示满意。
“根治”心事,收获心声
垃圾乱堆、油烟异味、噪声扰民……连日来,随着一桩桩信访件快速办结,困扰群众的生态环境问题得到迅速解决,群众感谢的心声通过信件传达给了中央第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
“感谢督察组进驻后,解决了我反映的中海城市花园油烟和噪音问题。”在首批信访件办理情况公示后,贵阳市花溪区中海城市花园小区居民给督察组寄来了感谢信。
当地相关部门高度重视群众需求,通过入户宣传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商户对油烟污染的认识与文明经商的法律意识,目前两家产生油烟的商户已更改为无烟灶具进行经营。针对商铺微信收款声音响的问题,指导商户规范日常经营行为,降低经营噪音。
“不仅快,且彻底,没有反弹,提高了我们的居住质量,解决了困扰我们家人的心事。”该居民在信中写道,在向督察组反映问题后,诉求第一时间得到响应,问题整改立竿见影。
“特别感谢你们为解决我们身边的环境问题做出的努力,让我们感受到政府是真正在为我们普通老百姓办事,为普通的我们着想。”一句句朴素的话语饱含着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的信任与肯定。
与群众交心、叫群众放心、使群众舒心,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把群众关切作为“晴雨表”,把群众满意作为“度量衡”,让百姓看到建设生态文明的希望所在、力量所在,在解决群众身边的小事中做好改善生态环境的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