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适合食补的立冬 也适合咀嚼与回味

镇远古城。哈扎部落 摄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舒畅

节气和天气是一对性格互补的情侣。话说他们每次约会都是急性子的节气先到,然后就得等慢性子的天气在原地一步三回头地纠结,过好久才磨磨叽叽地投入节气的怀抱——天文学上的立冬节气准时准点地到了,但我们离气候学上的冬天还有些日子,贵阳到处还是深秋的景象。立冬等冬天,花儿真的都被等谢了。

但又觉得这么说是误会了节气。总是准时并且愿意耐心等待的那个,说不定才是内心笃定的慢性子。而先是磨磨叽叽,突然又狂奔而来的那个,也许就是容易失控的急性子。立冬依旧是准点到达了,它跟真正的冬天说:慢慢来,不着急。然而又已经做好了很多细心的铺垫:白云区牛场乡那棵每年深秋格外受宠的老银杏已经开始落叶;集中供暖区域已经在试供暖,通知家家户户当天留人在家;怕冷的已经开了地暖,室内空气陡然燥热;每年去海南猫冬的人,正在陆陆续续像候鸟一样往南飞去……在立冬和冬天这对组合里,立冬是理性的那个,循规蹈矩,又心细如发;冬天是感性的那个,时常不守时,一旦出现又情绪化得很,往往一发不可收拾。

2018年立冬后的一天,我一个人从贵阳坐高铁到从江,然后包了个车奔向高增侗寨。夜幕已降临,村民们自发组织的“乡约乡见·大地民谣音乐节”在鼓楼拉开帷幕。音乐节让村寨成了不夜城,整条街上摆满了小吃摊,路灯之下行人络绎不绝,满是欢声笑语,热闹得如过年一般。最华丽动人的风景是千人侗歌,盛装之下的人海,气势宏伟的天籁,璀璨如星的笑容。那个晚上,深深的夜色和深深的大山里的村寨,对我就像一个梦境。

立冬,适合食补,适合咀嚼与回味。2020年立冬节气期间,贵阳孔学堂“百年汪曾祺”书画展。来的不只汪老的儿子汪朗、女儿汪朝等一行人,还有快递到贵阳的,汪老故乡高邮的食材,以及一个贵阳版的“汪氏家宴”——热爱美食的汪曾祺的文章里提到的那些高邮美味,以及他和家人餐桌上的菜肴,与适量贵州特色酒菜混搭,让贵阳“汪迷”也有幸品尝。适逢汪曾祺百年诞辰,各家媒体上关于他的报道很多。

2004年,立冬节气期间的11月11日,朋友中热爱面条的河南人杨胡子把这一天定为“面条节”,规定这天朋友们必须相聚他家,尝他河南老家的各种面条。

美食专栏作家黯石在文章里这么回忆胡子家的“面条节”:“一群人在胡子夫妇的张罗下,开始每年济济一堂吃面条。每年同一天,他们家的厨房里会生产出蒸面、烩面、卤面等一系列贵州人闻所未闻,吃所未吃的神奇面条,吃得大家两眼鼓胀如铜铃,半月之内不想再吃任何面食。”10年后的2014年,“面条节”首次在非胡子家的“半山姨妈家”举办,落座吃面的与10年前的首届相比,多了几个“面二代”,咿咿呀呀,懵头懵脑。冬天,是适合嘘寒问暖的季节,适合知冷知热的老友相聚,哪怕只是以面条的名义。

还是2014年,即将立冬时,我们全家陪我爸回山东老家。这是我第一次回到从小到大每次填表格,在籍贯一栏里都会写下的地方。我爸从山东来到贵州时还是6岁的小孩,一直到他70岁,其间竟然只回过一次老家。那年他生了场病,我们想陪他出去走走,返乡突然就成了一拍即合的选择。

这次旅行让我第一次看到北方农村那种白蒙蒙的、苍凉的落日。在已经荒弃的我爸小时候住过的老宅里,我还从杂草中捡到了一个冬天用来做酱菜的陶罐。我硬是千里迢迢把它弄回了家,让满目沧桑的酱菜罐变成一个百搭的花瓶——总要有个物证,连接我和故乡。

立冬带来冬天。在这草木凋零、万物收藏、时光和生命都静静沉淀的季节,会有多少往事和心意像雪花天上来。我愿跟随它们做一场逆流而上的时光之旅,一如千山万水后回到故乡。

--> 2024-11-08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38645.html 1 适合食补的立冬 也适合咀嚼与回味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