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罗亮亮
今年9月,在第17届夏季残奥会期间的法国巴黎,“美丽工坊 绽放巴黎”中国残疾妇女文创作品展为庆祝中法建交60周年和中法文化旅游年而开展。展览中,一套来自黔东南州台江县的“蝴蝶妈妈古歌苗族鼓藏衣”向世界展示苗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鼓藏衣由“美丽工坊”台江县民族民间服饰织锦工艺厂负责人张艳梅带领4位残疾绣娘,耗时8个月完成。她们将苗族祖辈流传的故事绣在上面,也在一针一线之间实现人生价值。
“美丽工坊”,是由中国残联、全国妇联等单位联合发起的残疾妇女就业增收项目。计划在“十四五”期间,推出100家“美丽工坊”,辐射带动1万名以上残疾妇女就业增收。2023年11月,全国首批55家“美丽工坊”示范机构获得授牌。
贵州入选的两家均由残疾女性创办——台江县民族民间服饰织锦工艺厂和黎平县彦婷手工刺绣坊,一个在苗乡,一个在侗寨,在文化传承中帮助残疾人、留守妇女等就业困难群体走出困境。
苗乡文化走向世界
10月下旬,台江县民族民间服饰织锦工艺厂的绣娘们正忙着手上工作。
在位于台江县萃文街道方黎湾社区的绣坊,拄着双拐的张艳梅买来几把尤加利,绣娘们把这种植物的枝叶剪成单支,准备用于植物热转印。
张艳梅生于1977年,3岁时感染脊髓灰质炎,导致双下肢无力。母亲潘玉珍在台江办厂,带着家乡绣娘一起绣苗绣。从记事起,张艳梅就在母亲的厂里“打下手”,7岁开始自己动手绣,慢慢地练就了一手漂亮的绣工。
高中毕业后,张艳梅接到人生第一个大规模订单,要生产2000多个带有苗绣纹样的收纳包。张艳梅邀请周边姐妹一起绣,最高的一天能拿8元工钱,而那时的猪肉价格才3元钱1斤。
后来,张艳梅走南闯北,接订单带着家乡残疾人、留守妇女一起绣。
20世纪90年代末,张艳梅开始寻访黔东南州各地的苗族村寨,从老人们手里搜集苗绣母本,“我们苗族没有文字,苗绣母本就是文化符号。”
20年多来,张艳梅收集了上百片苗绣母本,其中最古老的一片流传了200多年。这为她们在巴黎展出的鼓藏衣和其他绣品提供了文化支撑——绣品上的图案都源于苗族古歌传唱的内容。
虽然造价昂贵、销量不高,但她们每年都会至少绣一套鼓藏衣,张艳梅认为,坚持创作苗族鼓藏衣,是对美的传承。
侗寨里的指尖经济
走出苗乡,来到侗寨,在这里的“美丽工坊”还能听到优美的侗歌。
10月23日,在黔东南州黎平县古城翘街景区,彦婷手工刺绣坊传来阵阵侗歌声,走近一看,原来是几位身着侗族服饰的绣娘正一边绣着侗绣,一边唱着侗歌。
彦婷手工刺绣坊的创始人陆永江出生在黎平县永从镇上寨村,是一位省级非遗传承人,她的母亲既是当地著名的侗族歌师,又是一名侗族刺绣大师,陆永江从小对刺绣耳濡目染。
6岁时,家中一场大火让陆永江右手指关节无法活动,手指不能自然伸直,刺绣对她来说成了难事。
大学毕业后,陆永江成为家乡一所学校的代课老师。2010年,陆永江决定辞职从头开始练侗绣。
为了沉下心去学习侗族刺绣的12种绣法,陆永江花了三年时间跑了黎平县25个乡镇去拜师学艺。走村串寨时她发现,一些残疾人因为劳动力弱,家庭困难。陆永江心想,只要他们手能动,也可以动员他们参与刺绣。
2014年,陆永江创办了彦婷手工刺绣坊,通过售卖刺绣文创产品、接订单,刺绣坊逐渐有了一些资金、销路积累。
2015年,陆永江开始自费到村寨里给想学刺绣的残疾人、留守妇女搞培训。大家非常积极,经过一段时间沉淀,绣娘队伍越来越壮大,她们生产的绣片量慢慢地超过刺绣坊的销售能力。
2016年,陆永江带着1000多片绣片坐了三天三夜的绿皮火车到北京,当地人告诉她,可以到王府井试卖。4个多小时的时间,绣片全部卖完,收获3万多元。陆永江回乡把钱分给绣娘,她和大家一样,对继续做好刺绣更有信心。
美丽工坊的新使命
一个在苗乡,一个在侗寨,两个“美丽工坊”继续发挥着光和热。
张艳梅的绣坊现在的地理位置是台江县最大的易地搬迁安置点,去年刚在此落户时,当地县残联就找来,问她是否愿意接收残疾绣娘务工,她爽快地应下,“这正是我的心愿”。
现在,30多名残疾绣娘参与绣坊的工作。如果接到大订单,绣坊还能提供最多80个灵活就业岗位。
“希望她们靠着手工技艺,活得漂亮而自信。”张艳梅说,她正尝试着联系更多国内外对苗族文化感兴趣的各界人士,将苗绣的产品和设计送上更大的舞台,带动更多本地苗族妇女、残疾人朋友走出家门。
长期地练习和钻研,让陆永江刺绣技艺越发成熟,她将不同的侗绣绣法融合起来,形成独特侗绣艺术风格,来自全国乃至国外的订单越来越多。陆永江在黎平县先后创办7个刺绣培训基地,经培训达到灵活就业标准的绣娘达到3100余人。
在彦婷手工刺绣坊,还有固定绣娘、电商直播、纹样设计、管理人员、销售的岗位,200余名员工中有29位是残疾人。
陆永江介绍,她的团队正计划着将业务拓展到乡村运营项目上,他们想通过文旅结合打造乡村旅游等项目,提供更多就业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