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侗乡大地满目新

——铜仁市玉屏侗族自治县成立40周年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玉屏县城新貌。 龚永文 摄

农机手驾驶收割机在田坪镇彰寨坝区收割水稻。 胡攀学 摄

游客在侗乡风情园观看传承人制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箫笛。 胡攀学 摄

葛永智

霜降过后,天气转凉。铜仁市玉屏侗族自治县523.7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到处是火热的奋斗场面。

智能车间里,新质生产力项目频频上新;水光山色间,一场场赛事激情四射;街头巷尾处,民生实事成色十足……

近年来,玉屏侗族自治县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聚集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主战略和“四区一高地”主定位,凝心聚力在化解风险中谋发展、在解决矛盾中寻突破、在克服困难中求奋进、在应对挑战中促提升,着力打造一方干事创业的热土、文体康旅深度融合之地、宜居宜业的和美家园。

日历翻新。玉屏侗族自治县40周年县庆如期而至,让我们触摸侗乡大地,去感知侗乡生态工业、魅力城镇、智慧农业、全域旅游发展路上的生机与活力、收获与喜悦。

■ 从“分布零散”到“一区三园”

工业集群启新程

“今年增设了20台生产设备,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预计第四季度完成1000多万元销售目标。”10月25日,在贵州宏盛科技工具有限公司恒温车间,公司副总经理殷俊指着新设备说,“通过调整产品结构,产能同比去年增加了50%。”

实现产业的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技术支撑必不可少。

宏盛科技多年来一直致力于PCB微钻及金属工具的研发生产,为集成电路、航天航空、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高端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在玉屏自治县的高端轻工产业中,宏盛科技颇具代表性。短短两年就实现PCB专用刀具焊接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产品远销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及泰国,逐渐成长为打造高端PCB微钻的行家里手。

这背后是企业发展雄厚实力的积累与沉淀,更是玉屏40年来,工业经济从“分布零散”发展到“一区三园”的一个缩影。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业是龙头、脊梁。

追寻玉屏工业发展轨迹,不难发现,白酒、酱油、元钉、元丝、门锁、箫笛、水泥等优势产业,零散分布在523.7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支撑起这座黔边城市工业的“四梁八柱”,在后期的城市转型中,高端轻工业逐渐脱颖而出。

实干兴业,笃定前行。1980年,玉屏提出了一手抓农业,一手抓工业的新思维,既解决农民温饱,又增加财政收入。1984年底,全县规模工业总产值达到1600万元。

一路豪情满怀,一路拼搏争先。2010年工业经济发展水平达到玉屏当时的历史高峰:除了大小上千户企业外,5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6户,年产值达到25亿元。

2011年大龙经济开发区体制单列后,玉屏工业回归“零”起点:当时5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仅有6户冶金企业和1户建材企业,年产值仅有10亿元左右。

工业的核心在园区,园区是工业的主战场,是产业聚集的平台,产业要发展,必须要有园区的支撑、护航。2012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规划面积9.74平方公里的玉屏经济开发区由此成立。

在国家政策和下游市场的双重驱动下,以超盛精工等为代表的高端轻工业纷纷落户玉屏经开区。2016年,该县20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达到32户,年总产值超过60亿元。

浪高更逐潮头立,工业追梦正当时。根据产业发展实际和发展需求,玉屏从园区生态保护、安全发展、产业集聚等方面详细考虑,构建“一区三园”工业产业规划布局,依托本地资源优势,加快引导形成双桥、田坪、田冲3个产业集聚区。

在玉屏的工业版图里,玉屏经济开发区、双桥高端轻工产业园、田冲新型功能材料产业园、田坪新型建材产业园互相呼应、自成体系,不仅为玉屏的招商引资和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方向,更为推进该县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风生水起逐“绿”行,千行百业探新路。瞄准绿色经济,引进铜仁西南水泥产能减量置换项目、固废资源综合利用建设项目,构建起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新型环保、清洁安全的新型工业体系。

时间勾勒发展年轮,刻下奋斗者砥砺奋进的印记,玉屏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底子越来越坚实。

优质企业布局加速、重点项目支撑有力,“一区三园”产业布局初步成型;

铜仁西南水泥被认定为国家级绿色工厂,贵福菌业、贵福肥业、黔玉油茶成为省级“专精特新”企业;

玉屏经开区被省工信厅列为全省三大铁合金产业加工基地之一进行规划布局。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2023年全县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达244.29亿元,工业运行交出优异成绩单。

目之所及,皆是火热发展的图景;耳之所闻,皆是团结奋进的铿锵声音。玉屏正以新时代后发追赶的崭新气象和积极作为,凝心聚力,朝着开启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新局面阔步前行。

■ 从“边陲小县”到“魅力之城”

城乡面貌满目新

深秋时节,㵲阳河上波光粼粼,河边石块星罗棋布,千姿百态。

微风吹过,河面泛起阵阵涟漪,几只白色鹭鸟盘旋或是翩翩起舞,只有树的倒影在孤芳自赏。

城影、桥痕,一步一景。

天色尚早,饭后消食的人们走出房间,轻装上阵,缓慢踱步到㵲阳河畔,直到天空被夕阳染红,在绝美的晚霞下,舒展一天疲惫的身体,在闲聊家常的轻松氛围中,享受河面清风吹拂的美好。

“景在城中,城在景中。住在这样的环境,方才觉得舒适惬意。”年过古稀的郑奕欧是一名老玉屏人。在他看来,玉屏这个黔边小县,似乎一下子就变了。

郑奕欧所说不错,如今玉屏城区,从㵲阳河碧波荡漾、风雨桥华灯璀璨、北门廊桥商圈人流如织,到铁路家属区老旧小区改造、移民新区活力迸发,再到全民健身中心建设、老年活动中心完善、屏山公园的提质升级,处处呈现出新的生机、新的风貌、新的魅力。

玉屏地处湘黔交界,总人口20万,在贵州县域版图中算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山区小县。

四十年栉风沐雨,四十年春华秋实。

建县40年来,玉屏坚持把城镇化带动作为全县发展的主战略之一,以城乡融合为突破,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为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玉屏紧扣铜仁市委“一区五地”战略目标和玉屏自治县委“三区一县一中心”奋斗目标,突出“三小三品”形象定位,着力优化城镇功能、做强城镇经济、激发城镇活力,奋力构建舒适惬意的黔边魅力新城。

一张蓝图绘“新颜”。编制印发《玉屏侗族自治县新型城镇化“十四五”规划》《玉屏侗族自治县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工作实施方案》及《玉屏侗族自治县新型城镇化2022年工作要点》等政策文件,完善“一核两轴三片”的城镇空间格局。

大力实施“强县城”五年行动,加快推进玉屏—大龙—铜仁中心城区一体化进程,更快融入铜仁“中心城区”辐射圈。

打造以㵲阳河为中心,环河发展的新城建设思路,不断改善提升㵲阳河河面及两岸环境,建设环河健康步道,充实居民闲余生活时间,提高居民身体健康素质、生产生活环境。

全力推动“三场四改”,构建旧城改造新面貌。开展运动场地建设、农贸市场改造、火葬场改革工作,大力实施棚户区改造、老旧小区改造、背街小巷改造、地下管网改造专项行动。

不断完善学位、床位、车位、岗位、铺位建设,完成省市县乡四级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实施停车场建设项目、馆驿片区旧城改造项目,大力引进品牌商户入驻,商业业态不断丰富,城市商气不断集聚,核心商圈和城市现代商业新地标中心初具雏形。

深入推进“精致”县城建设,玉屏结合城市道路建设实际,坚持“一路一树一街一景”,相继建成以柿树、香樟、桂花、紫薇、玉兰等园林植物为主体的景观特色道路。

建好更要管好。出台《玉屏侗族自治县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实现城市网格化管理,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成效明显,城市管理逐步向镇村延伸。

既注重建设城市“面子”,又注重擦亮城市“里子”。

围绕“玉见·最美”文明城市品牌定位,坚持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创建靠民,持续深化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强化社区治理,成功入选“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

“弄潮”四十载,玉屏城区面积拓展到10.82平方公里,城镇化率上升为59.57%。打造功能完善、景观优美、清新宜人的山清水秀“魅力之城”的美好愿景正在变为现实。

■ 从“汗水农业”到“智慧农业”

千里沃野活力涌

10月27日,在贵福菌业发展有限公司菌包生产车间,多台(套)大型自动化设备正高效进行菌包的定量包装及灭菌生产。

在规模巨大的自动控温车间,几位员工正驾驶叉车把菌包从高达18层的菇床架上一一取下,随后这些鹿茸菇就通过自动流水线运送到了培养车间。

培养车间旁边的菇房里,智能加湿设备正从顶层喷洒着雾化纯净水滋养鹿茸菇,每层出菇床架上的补光灯带发出的辉光,为鹿茸菇补充着光照。

一个车间有1.6万棒鹿茸菇,该公司的厂房内共有100多个车间。每个车间都可以根据蘑菇生长情况,实现光照、温度、湿度、通风等各个要素的人为控制与调节,确保每一朵蘑菇能够健康、快速地生长,实现高产、量产。

顺着流水线来到加工车间,上百位工人正忙着把生产线上的鹿茸菇切根、分拣、装盘、称重。整个鹿茸菇生产线的高效精准运行让人叹为观止。

“从拌料到养菌,菌包经过了70天的培养,现在只需要在出菇房智能管理30天,就能采收。”该公司总经理陈家平说,依靠智能工厂化车间大数据平台,种蘑菇就像在工厂里生产零部件一样,产出的“数字蘑菇”不断发往市场,让农业告别“挥汗如雨”的时代。

说起搭上“数字快车”的好处,陈家平点开手机APP,菇房内温度、湿度尽在“掌”中。“包括温度在内的十几个生产指标全部自动控制,一旦异常就会报警,巡查的工作人员将立即处理。”

作为传统农业县的玉屏,过去农村土地分散,地块形状各异、面积小,属于典型的丘陵山区,农业生产的规模化、设施化、机械化水平不高,山地利用率低,农作物产出不高。

建县4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玉屏自治县农业竞争力持续走强,全县一、二、三产结构由1984年的58:21:21优化到2023年的13:39:48,农村发展活力不断释放,农民获得感明显提升。

在探索山地农业机械化进程中,玉屏以满足广大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机械化生产的需要为目标,不断集聚土地、技术、资金、人才等生产要素,合理扩大土地经营规模,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向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企业集中流转,让科技贯穿农作物机耕、机播、机管、机收各环节,稳步提升农业发展效益。

安上科技的“翅膀”,贵福的食用菌产业也走得更快,更稳。建成了无菌接种车间、菌袋自动化生产车间、净化养菌车间、示范出菇园、食用菌即食品加工车间、食用菌研发中心,可实现茶树菇、羊肚菌、香菇、鹿茸菇等20多种菌棒加工生产,带动了当地900多人就业。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玉屏还从各乡镇实际和农民需求出发,积极完善高标准农田、产业路、温室大棚等现代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并扶持农机专业合作社,满足全县土地耕整、病虫害防治、水稻油菜机收等方面的作业需求,种植户再也不用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劳作。

“科技支撑提质增效,比‘老把式’的种植经验靠谱。”田坪镇马家屯村,种了一辈子地的村民陈太桥今年初次体验农机收割油菜,以往她家要几天辛苦劳作才能收割结束的4亩油菜,菜籽一个小时不到就被农机手打包装进蛇皮口袋。

智慧工厂,绽放着希望的花朵;千里沃野,讲述着发展的故事;新型农民,收获着满满的幸福……

数据显示,目前玉屏拥有各类农机具(含散户)2.2万台(套),农机总动力达18万千瓦,实现了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

农业智能生产设备、农业机械的不断投入,对于活跃在侗乡田间地头的广大农民而言,“精耕细作”不再是掌握基本农事规律后苦卖力气,而是将土地、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合理配置赚取收益。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达65%以上,荣获全省“农业机械化工作先进单位”称号,玉屏农事实现了从“汗水农业”到“智慧农业”的历史性巨变,侗乡山川正焕发无限活力。

■ 从“零A景点”到“全域皆景”

诗意满怀共远方

“仙到玉屏留古调,客从海外访知音。”提起玉屏旅游,似乎绕不开镌刻诗句玉屏箫笛,离不了“中国箫笛之乡”旅游名片。

有人会问,玉屏旅游除了“箫笛”还有什么?

其实玉屏早有自己的答案——

箫笛文化蜚声海外,侗家建筑独具匠心,诗意山水极具韵味,民俗活动多姿多彩……

刚刚落下帷幕的第八届贵州玉屏“相约茶花泉”山地自行车赛,在玉屏体旅融合效应下,吸引全国各地的1800余名骑行爱好者参与,万余观众现场观看。

“‘旅游+’的融合发展,见证了玉屏旅游产业的不断成长。”玉屏侗族自治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局长姚红莉介绍,玉屏地处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境域内自然旅游资源较少,旅游产业发展起步较晚,2013年以前,全县没有一个3A级旅游景区。

坐拥“中国箫笛之乡”“中国油茶之乡”“侗族文化艺术之乡”等国字招牌,为何换不来一个蓬勃发展的旅游产业?

如何从传统农业县实现旅游突围,拉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侗家儿女持之以恒,改革创新。

乘风逐梦,破浪前行。

建县4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玉屏坚持规划引领,以产业融合为支撑,大力发展全域全季全时旅游,形成区域资源全面整合,全社会合力参与的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

依托武陵山大文化旅游圈和黔桂生态旅游圈双重辐射的黄金区位,实施精品景区战略:以民族文化、农业产业、生态山水、乡村田园等资源为依托,先后创建了3A级景区茶花泉、4A级景区侗乡风情园两个精品景区,让侗乡之美渐为人知。

按照“季季有主题、月月有赛事、周周有活动”的思路,突出特色文化、体育赛事、旅游品牌打造,持续推出箫笛文化艺术节、箫笛演奏邀请赛、“相约茶花泉”山地自行车邀请赛等特色IP赛事;打造“侗听音乐会”“玉见·骑行山地运动”文化和体育品牌,吸引省内外众多游客、选手前来旅游、参赛,基本形成以赛促旅、以赛兴旅、以赛强旅的“文化+”“体育+”多业态融合发展的文旅发展格局。

构建“农旅+文旅+康旅+体旅”四位一体的全域旅游圈,实现旅游精品化、乡村精美化、文化精彩化、产业精细化,形成了休闲观光、康养度假、民俗体验、美食品尝、购物研学等于一体的旅游产品体系,极大丰富了产业业态,推动县域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步履铿锵,行稳致远。玉屏还以全域为切入点实现多边联动,融入周边“一小时旅游黄金圈”,与梵净山、朱砂古镇、九龙洞、镇远古城等景区关联度越渐紧密,实现资源共用、客源共享,“箫笛名都·侗听玉屏”的城市形象声名远播。

40年间,玉屏旅游在风雨考验和探索实践中不辍前行。

忆往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当下,临空鸟瞰玉屏,目之所及皆秀色,诗意满怀共远方。

朝东望:全省“2020年示范型健康养老小镇”田坪,融合健康、养生、休闲、旅游等多元功能,国家4A级景区玉屏侗乡风情园蕴含侗家风情;

往北看:国家3A级茶花泉景区,集油茶文化观赏、生态湿地游乐、植物文化科普、稻作文化博览、侗族文化展示、生态农业等为一体。

走南望西,玉屏㵲阳河国家湿地公园生物丰富多样,郭家湾山水林田交相辉映,镶嵌青山绿水间的精品果园,更是果香四溢……

40年弹指一挥间,玉屏自治县一路砥砺奋进。产业链条的不断延伸,发展中的玉屏正全力实现由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

千帆一道带风轻,奋楫逐浪天地宽。未来,玉屏侗族自治县将全力推动文旅、体旅、农旅产业从精到强,实现再跨越,让玉屏成为越来越多游客心中的“诗和远方”。

--> 2024-11-05 ——铜仁市玉屏侗族自治县成立40周年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38375.html 1 侗乡大地满目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