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姜雨熙
10月30日早上,记者来到贵州省文化艺术研究院采访时,该院院长、国家一级编剧曹海玲正在为12月份推出的杂技剧《脊梁》做着案头工作。
“很有幸生活在贵州。这么多年来,贵州土地上诞生了非常丰富的震撼人心的人物和事件,给我的创作提供了不竭的源泉。”从业33年的曹海玲说,自己热爱编剧创作是受从事编剧工作的父亲影响。当年父亲从上海来到贵州,在贵州生活、创作,自己也在贵州出生、成长,获得成绩。是这一方水土赋予了她灵感。
曹海玲执笔的黔剧《天渠》入选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获第十六届文华奖提名剧目奖。剧中主人公黄大发,是“时代楷模”、遵义市团结村党支部书记,他带领全村人在绝壁上历时36年打通了一条横跨三个村的“生命渠”,结束了当地长期缺水的历史,创造了一个奇迹。整个创作过程中,曹海玲和剧组团队始终饱含激情、心怀敬意地收集素材。
从“写事”转到对“写人”的生命价值以及内心精神观照。“时代的变化终究体现在人的变化上,命运之变、生活之变、情感之变、精神之变。”曹海玲的戏剧创作在叙事中深度开掘人物散发的人性之光以及心底深处的人性力量。
曹海玲先后创作了黔剧《腊梅迎香》《无字丰碑》,京剧《锦绣女儿》《天眼》,舞剧《蝴蝶妈妈》,话剧《出山》《燃烧的河》《在睡着的地方醒来》《青春百分百》,史诗剧《磅礴乌蒙》,音乐剧《血丹砂》,木偶神话剧《黄果树瀑布传奇》等30余部作品,都是在讲述着贵州故事,记录贵州这片土地上努力奋斗的人。她用艺术之笔讲述贵州人的历史与今天、创痛与奋斗、个人命运与时代变迁。她的作品多次荣获中宣部、文旅部颁发的专业奖项,荣获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丝绸之路文化贡献奖等奖项。
2024年开始,曹海玲以“戏剧+”的融合,探索突破戏剧形态边界的传播模式。策划并组织实施“剧汇”剧本朗读演绎会。寓“读”于“演”,呼应互文。联动高校戏剧演出队和社会戏剧团体,以戏剧+朗读+演绎的形式,汇聚青年戏剧从业者、爱好者,以跨界艺术的创思与共融,探求文化艺术成果创造性转化的多种可能,传播推广戏剧艺术。
曹海玲说:“此举旨在发挥非专业的普通人的创造性,将戏剧展演转化为大众传播,突破戏剧固有形态边界的融合尝试,触发观赏戏剧与参与戏剧的兴趣和动力,达到戏剧公众普及与传播的良性互动。”
“是这片土地和这些人物造就了我,每一部作品我觉得就是一种双向奔赴而产生的成果。”曹海玲感慨,假如没有贵州这片沃土为文艺创作提供素材,自己不可能有现在这些作品和成绩。“我的创作永远立足贵州这片热土,这也是自己作为新时代贵州人义不容辞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