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遵义市红花岗区委党校

“红培+N”矩阵实现“精准滴灌”

学员在湄潭茶产业博物馆进行现场教学。 (红花岗区委党校供图)

黄霞 吴蜜

“在遵义参加党性教育培训,除了感受到遵义会议伟大转折和四渡赤水出奇制胜的红色力量,还能近距离地看到茶产业给当地带来如此大的生活变化,这次‘红+绿’的课程让我收获颇多。”遵义市红花岗区委党校参加现场教学的一位学员表示。

日前,遵义市红花岗区委党校组织党员干部在湄潭县开展了一堂现场教学,除了了解浙大西迁、十谢共产党等红色文化之外,还以“深耕茶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为主题,探访、体验、学习茶文化,在“寻茶之道”过程中深刻领悟到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全面振兴战略背景下的茶产业发展之路,及茶旅融合带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农民增收致富的关键之钥。学员们在学习过程中,不仅感受到当地生态之美,也被当地基层干部扎根基层干事创业的热情所震撼鼓舞。

一堂“红+绿”实践课成为干部教育培训实现“精准滴灌”的有力实践。这堂课也是红花岗区委党校立足资源禀赋、突出地方特色,强化实践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把准培训需求,加强培训设计,选优配强师资,综合运用多种方式方法开展多元化培训的生动缩影。

去年10月,《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2023-2027年)》里提出:“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加强与岗位职责相匹配的通识教育培训,重点开展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党的建设、宪法和法律法规等知识学习培训……”

红花岗区委党校精准把握政策要求,一方面深挖红色资源,依托遵义会议会址、红军烈士陵园、红军总政治部旧址等辖区内红色文化资源,充分整合苟坝会议、娄山关战役、息烽集中营等市内省内红色教学点,通过聚合多元教学点,融合多项课题研究,整合多种本土资源,推进构建以红色资源为核心的干部教育培训格局。

另一方面,以地方特色课程为亮点开展特色教学。将红花岗区在经济发展、基层党建、乡村振兴、生态文明等方面的主要做法与成功经验进行总结梳理,延伸出“红+绿”“红+白”等特色教学内容,打造以红色培训为主,专题培训为辅的“红培+N”培训模式,形成了一批有广泛需求、有重要影响、有自身特色和优势的专题培训题材,为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学员提供“量身定制”的教育培训。

迎红街道兰家堡社区、老城街道纪念馆社区成为城市基层治理教学点;金鼎山镇莲池村、海龙镇贡米村等地成为农村基层乡村振兴教学点;红色情景剧《伟大转折》,贵阳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贵阳人防科普馆,虾子辣椒交易市场等教学内容推陈出新……

红花岗区委党校不断挖掘和开发更多新的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教学内容,“红+N”的教学体系愈加丰富。

“相较于单一枯燥的‘课堂说教’模式,我们更注重的是学员能否学有所成,学以致用。为此,我们加大案例教学比重,把实践中鲜活生动的案例及时运用到教育培训中,将课堂‘搬’到了各类教学基地以及相关的教学点。”红花岗区委党校培训科相关负责人说,要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寓理于史、寓教于乐、寓情于景,让学员在行走中感悟历史,在共鸣中传承精神,有效解决传统培训中理论与实践脱节、教学方法枯燥等突出问题,让学员在感知中觉悟,在体验中升华,让红色教育培训持续焕发活力。

“我们要进一步依托红花岗红色资源禀赋,牢记‘传承红色基因、讲好遵义故事’的殷殷嘱托,发挥红色底蕴厚重的优势,深入挖掘红色资源,不断丰富红色基因传承方式,提高红花岗区红色文化的生命力和吸引力,大力推动红色文化与教育培训深度融合,打造富有红花岗特色的‘红城培训·遵义行’党性教育品牌。”红花岗区委党校相关负责人表示。

如今,遵义市红花岗区委党校紧紧围绕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持续深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强化政治训练,加强履职能力培训,深入推进干部教育培训体系改革创新,增强教育培训的时代性、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高质量教育培训干部,持续发挥好党校(行政学院)干部教育培训主渠道主阵地作用。

--> 2024-11-01 遵义市红花岗区委党校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38111.html 1 “红培+N”矩阵实现“精准滴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