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莹
贵阳汉湘街有许多名字:老贵阳人说贵阳小十字热闹得很,三板桥的素粉最好吃;城里出苦力的人却称之为草鞋巷,因为那个巷子卖的草鞋最结实;文人士子们“之乎者也”之余,总会念及汉代名臣萧何、曹参,认定这条巷子北段曾建有二公之祠,将其称为汉相街;湖南籍客商则因落脚巷子的老乡多,干脆在相字旁加上三点水,据说因此让汉湘街这一街名延续了40多年。尽管1981年地名普查时,曾恢复汉相街之名,但在大多数人的嘴里,还是习惯于称之汉湘街,如今的路口所立的标识也依然如是。
在贵阳数以百计的巷道中,汉湘街算是小众却又有文化底蕴的一条小巷。2003年9月出版的《贵阳市南明区街道志》载:“(汉湘街)原名三板桥,清朝咸丰(1851—1861)年间,因街中用三块木板在排水大沟上搭的桥,故得名。光绪十年(1884)改建为石拱桥,仍为三块石板铺面,路面加高,沟水暗流,故有‘过桥不见桥’之说。新中国成立后,因其地多住湖南人,故又改名汉湘街。此街大多系居民住宅。达德学校在此街南段。”该志并记述称:汉湘街“南起醒狮路,北至中山东路。全长245米……街窄弯曲,只能通行自行车和行人”。
汉湘街南入口的醒狮路是将中华南路与富水路连接起来的一条要道,据说因这条路的西段有一座高达2米的石狮子,获“独狮子”之名,后狮子虽毁,抗战期间民众抗日救亡热情高涨,该路遂因时势所需获醒狮路之名,喻“东方睡狮觉醒”之意。
汉湘街上的科学路小学,又将紧邻的科学路扯了进来。这条只有200多米长的路,承载着近代贵阳由农业经济向科学起步的历史。或许正是缘于此,早年的达德学校,才有了科学路小学这一校名。
据贵州省档案馆馆藏档案记载:1938年7月,贵州省政府呈准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及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拨款修建贵州省立科学馆,以促进科学教育的发展,普及一般民众的科学知识。1940年8月,省立科学馆正式成立,科学路的名称便因这座科学馆坐落于该路而得名。新中国成立后,科学馆迁往别处,20世纪80年代初的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在此路段历经了草创的3年,省科学院、省文联也落脚于此。看来贵阳市科学路之名还非此地莫属。由此也就能明白,为何坐落汉湘街的学校以科学路小学冠名了。
百年的汉湘街与贵阳市达德学校有剪不断、情更浓的历史关联。公开资料显示: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黄齐生邀集一批进步人士创办“贵阳算学馆”,其后算学馆扩大成达德书社,达德书社社员又创办了民立小学堂,堂址设于忠烈宫后院左厢房,次年民立小学堂改称达德学堂。由此看来,早先的达德学校并不在中华路。据达德校史介绍:民立小学堂后更名为达德学堂。达德学校设立的女学部,在校园之东,即后所称之汉相寺旧址。由此可以肯定,早年的达德学校的主体应在汉湘街上。
汉湘街经历了百年风云,与近代中国的著名的教育家黄齐生也有着关联,黄齐生任达德学校校长,开启了他在贵州近代社会风云人物的人生。他的思想与活动,直接造就了位于贵阳“三浪坡”右侧三板桥巷的历史演变。
出乎今人意料的是:位于贵阳中心城区大十字与小十字之间的繁华地段,几乎难觅其入口的汉湘街,竟然有着让人感叹的风云历史,这段路也折射出近代贵阳社会的一段变迁之路。
从清末到20世纪30年代,贵阳城市的社会变迁经历了从封建时代传统市井向近代城市的转变;从本地人居多的地方城市向移民涌入各族融合,成为地区经济社会文化交流中心的转身。这些变化,都可以从汉湘街这条不起眼的小巷里找到蛛丝马迹。
达德学校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学校。受创办人黄齐生革命思想的影响,达德学校以“智、仁、勇”为校旨,以“好学”“力行”“知耻”为校训,在民主革命的各个时期,达德学校的进步师生都积极投入到革命活动中。师生们敢于破旧图新,走在时代前列,这使该校成为当年贵阳民主革命斗争的一个阵地。学校师生不仅在护国运动、五四运动中走在前列,走上街头,宣传演讲,游行示威;还在抗日救亡运动中,由从延安归来的黄齐生等率领,广泛开展抗日演讲,在学校成立中共地下组织达德党支部;并在学校建立进步音乐团体筑光音乐会达德支队,教唱抗日歌曲,进行抗日宣传;学生还办起了地下刊物《新生》,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
从当时的情况来看,达德学校点燃的革命烈火,是从今天科学路小学沿汉湘街分头向三浪坡两侧延展宣传。因为这里正是贵阳中心繁华区,居民众多,影响最大。而忠烈宫作为寺庙,朝拜香客络绎不绝,不便于学生队伍浩浩荡荡出入。或许汉湘街在近代贵阳革命浪潮中的被忽略,与此有一定关系。
早年的汉湘街名三板桥,在道光《贵阳府志》卷三十四中已有明确记载。该志《记十一·城廓图记第四》中关于汉湘街的记述为:“三板桥,自粮道路巷,茴香坡达三浪坡,右有皂角井。”足见三板桥在贵阳城市史上见诸于史较早。早在康熙三年(1664),湖南客民便在贵阳以湖南省五府名义,购置(今)中华南路黑神庙右侧房屋地基,建立湖南会馆。而湖南会馆紧邻道光时的忠烈庙(即后来的忠烈宫),其扩大后的范围直抵汉湘街。汉湘街之名遂因湖南籍住户众多而沾上湘字。
汉湘街早年的建筑古色古香,沿街房屋大多以木构架为主要结构,建筑艺术形式融合了南方民居建筑的风格,主要以天井式合院式建筑为主,体现中原儒家文化的影响以及吴楚文化的熏陶。抗日战争以前的汉湘街房屋,仍多属于此类形式。1939年2月4日,日军飞机对贵阳实施轰炸后,旧有建筑大多毁塌无存,街巷面目全非。
据一些老人回忆,20世纪早期,街巷的老房屋还比较多,既有清朝传承下来的一排排四合院,又有砖石木结构的两层楼房。形同积木或长方窗框带玻璃的砖石小楼间杂其间,展现出老贵阳面貌随着时代的改变。
在汉湘街历史演变的进程中,浸润着地区、民族之间文化的频繁交流。对于老贵阳的一条背街小巷来说,这种交流与融合更是一种推动城市进步,促进民族共同体形成的力量。其街名的沿革及与之有关的历史事件、民风风俗证实了这一点。
随着城市的发展与道路的改造,如今的汉湘街不复昔日景象,更显今日繁荣。两湖会馆先是成了百花影剧院,后成了大型百货商场,原居住街内的湖南老乡也已大多去了更广阔的新天地。但遗留至今的汉湘街名,却是属于贵阳这座城市广纳四方之士,敞开胸怀、对外开放的历史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