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佳玮
说起王阳明时,我们会提到一堆头衔与标签:
明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军事家,文武全才。论学术,他创立的阳明心学,是儒家思想的重要流派之一,后世影响深远。论事功,《明史》里直言“终明之世,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守仁者也”,说他开始以直节著称,之后军事上大有成就,扫除积年逋寇,平定孽藩。若考其行事,甚至还可以冠以教育家、战略家等头衔。
梁启超先生说到余姚,硕儒辈出,学风沾被全国及海东。第一句就是“阳明千古大师,无论矣”。
当我立于贵州的群山中、溯着乌江水,回望这位承着大儒身份、拥有传奇头衔的王阳明的一生,却觉得他实在是个极简易自在的人——从人,到学说,都是如此。
王阳明的名作《传习录》,乃至阳明学的核心“致良知”,妙处恰在于简易。阳明门生王艮评说王阳明的“致良知”:“简易直截,予所不及。”
《传习录》里,王阳明自己也说得明白——他提倡的用功,不求日增,只求日减:“减得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何等轻快脱洒!何等简易!”
他不喜欢闹虚文,直白地说: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知行不可分作两事;凡谓之行者,只是着实去做。他批评霸道过于功利,却也强调因时致治,不必非要行太古之俗。他求的是大道天理,但并不泥古,也不沉迷于寻章摘句的理论研究。
整本《传习录》,便可如此读。弟子们许多被已有的见识拘束,于是求问讨论,王阳明以开阔宏亮之气,将道理说得畅晓明白。化用经典,譬喻妙解,斩钉截铁地告诉弟子们——只用在天性上精一用功,只用日减私欲。
这种做派,当然并不是谁都喜欢,而这大异于传统的“求圣方法论”,也难免被非议。然而王阳明的魅力,恰在于这份气象。
话说,这份简易明快、洒脱不羁的人格学问,是如何养成的?
王阳明本名王守仁,出身书香门第,其家族据说可以追溯到东晋名相王导。父亲王华是成化十七年(1481)的状元。如此家庭,诗书蕴藉、志节操守,自然是齐全的。他的幼年经历颇有传奇色彩:出生时叫王云,五岁了还不能说话,被异人拊了(拍了拍),改名叫“守仁”,就会说话了。这故事无论真假,此名无疑反映出家族希望他谨守仁义,是为读书人立身之本。毕竟《论语》有云:“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
《明史》说王守仁“天姿异敏”,然而他并不是个皓首穷经的书呆子。十五岁时,他已经到访过居庸关、山海关,甚至出塞纵观山川形胜。
十七岁那年,王守仁去拜见上饶名士娄谅,跟他讨论朱熹的“格物”学说。回家之后,王守仁每天端坐,讲读《五经》,不苟言笑,坚持“格物”。
弱冠之年举乡试后,他喜欢谈论兵事,还能射箭。
弘治十二年(1499),他中了进士,负责处理威宁伯王越的丧事,还针对西北边防事务上了条陈,担任过刑部与兵部主事。
至此,王阳明文则进士,武则善射;出塞看过山川形胜,又对带兵之道颇有兴趣;谋略西北边防,主事刑部兵部。可以说,他已经是个文武全才——理论与实践都齐全的人了。
然而,命运转折来了。
王阳明生于成化八年(1472)。当时明朝建立已有百年,“永乐盛世”与“仁宣之治”已成过往,宦官猖獗导致的“土木堡之变”与混乱的“夺门之变”已是旧事。成化时期,明宪宗宠信万贵妃与宦官汪直等,开始置皇庄,鼓励豪强兼并土地。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