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杜延卿
近日,安顺市紫云自治县猫营镇黄鹤营村召开了一次村干部会议。会上,想起在广州市南沙区榄核镇湴湄村跟岗锻炼的那几天,村党支部书记黄恒礼再一次和村干部提起在当地学到的“三股劲”。
“湴湄村以星海红色文化为核心,农文旅齐头并进。村干部一心一意抓产业、抓发展的那股拼劲、闯劲和干劲,值得我们好好学习。”黄恒礼说。
今年7月,包括黄恒礼在内的17名村级“领头雁”赴广州市南沙区各村进行跟岗锻炼。“跟岗锻炼不走过场,直接参与到当地村委会工作中,从村务管理、接待群众到矛盾调解、产业发展、擂台比武等一系列好经验、好做法,都给我们提供了新思路,这种跟岗锻炼非常‘解渴’。”黄恒礼说。
遥跨千里,村支书学到干货,源于南沙、紫云两地围绕乡村振兴“人才”这一要素供给,开展的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的对接互动。
2021年,广州市南沙区与紫云自治县结成新一轮东西部协作关系。借助东风,紫云自治县开展“领头雁1234”能力提升计划,选派10%村党组织书记到南沙区部分村开展实地跟岗锻炼;20%村党组织书记到贵阳、遵义、黔南等市州的部分先进村开展跟岗锻炼;30%村党组织书记到西秀、平坝、普定、关岭、镇宁等地的部分先进村开展实地跟岗锻炼;40%村党组织书记在县内先进村党组织开展实地跟岗锻炼。
一时间,全县各村党组织书记奔赴各地,学习省外、市外、县外及县内其他先进村在乡村全面振兴和基层治理工作中的好经验,特别是抓党建促乡村全面振兴和基层治理的典型做法,让大家看到差距、感到压力。
“跟岗锻炼的关键是对口,产业发展好的村就去南沙产业强村找差距,乡村治理方面还需要提升的,就去南沙区乡村治理先进村取经。根据各村实际需求匹配跟岗学习岗位,确保跟出成效、学到本领,回乡后又能干出实绩。”紫云自治县委组织部副部长蓝敏维说。
大家带着问题学,奔着困难去。同时,也把看到的、学到的经验做法,与本村实际相结合,转化成适合自身发展的新动力。
对板当镇硐口村党支部书记吴应超来说,下一步村里的发展规划逐渐清晰起来。
“过去,我们在乡村旅游发展中一直存在短板,这次跟岗锻炼给了我很多启发。”吴应超回村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召集党员和群众代表座谈,商量发展乡村旅游的路子。
“发展乡村旅游,硐口村很有优势,不光有万亩生态蓝莓基地供游客观光采摘,还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但因为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常常留不住游客。”守着一座“金矿”,如何掘金?吴应超说,学习南沙区乡村旅游模范村的发展经验后,硐口村准备在蓝莓基地建设精品民宿,村里建设农家乐,留住游客脚步,搭配上食用菌、大棚养鸡、蓝莓深加工等产业,实现一二三产业齐头并进,跑出乡村全面振兴加速度。
从黔中大地到南海之滨,双向奔赴的“千里联谊”早已在紫云各领域展开。
3年来,围绕年轻干部茁壮成长这一主题,紫云已累计选派3批24名党政干部、767名专业技术人才到南沙区挂职交流学习。同时,两地还围绕产业、消费、劳务、人才交流、乡村全面振兴等重点工作展开多层次、全方位的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