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建好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持续提升人民健康水平

禹辉映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强调,要“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加快建设分级诊疗体系,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卫生健康工作,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其中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就是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更好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医疗需求、保障人民健康的重大决策部署。

近年来,贵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卫生健康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抢抓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宝贵机遇,近年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省政府工作报告均作出部署,强力推动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发展。自2022年10月开始,仅历时一年左右,北京积水潭医院贵州医院、浙江省人民医院毕节医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贵州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贵州医院、广东省中医院贵州医院相继全面开诊运行。

结合贵州实际差异布局顶尖优质资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医疗卫生资源下沉,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真正解决好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面临医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的结构性矛盾和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不能很好满足等现实问题。而地处西南的贵州,医疗资源更是相对薄弱,百姓看病就医,特别是看疑难杂症着实不易,跨省外出就医患者多。为此,贵州从规划起步就聚焦群众最期盼、贵州最急需的超一流“国家队”,结合贵州实际积极引进顶尖优质资源、差异化布局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实践证明,医疗卫生服务直接关系人民身体健康,保障好人民健康,需要均衡布局优质医疗资源。根据省域内人口分布和地方特色病种情况,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补齐贵州优质医疗资源短板,以加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为引领,辐射提升贵州整体医疗服务水平,有效降低和减少患者跨省外转就医现象,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构建综合政策保障体系提升医疗服务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不断完善制度、扩展服务、提高质量,让广大人民群众享有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等健康服务。医疗服务能力是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近年来,贵州抢抓机遇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构建了“省级保障为重点、行业保障为突破、地方保障为支撑”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综合政策保障体系,为推进健康贵州建设提供强有力支撑。实践证明,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工作是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实现跨区域协调发展、减少跨省就医及加快贵州特色专科及短板学科建设的重要举措,是整体提升卫生健康水平、提高人均预期寿命的关键之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围绕重点疾病和薄弱地区,有针对性地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各输出医院积极发挥“榕树效应”,与依托医院一道,充分发挥各自优势,通过管理平移、技术平移、品牌平移,促进输出医院和项目医院医疗服务同质化。通过输出医院真心干、依托医院真配合、政府部门真支持,加强外转率高、就医需求大的专科建设,正在形成协同联动合力,不断提升区域医疗服务能力。

依托项目医院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努力在健全分级诊疗制度、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全民医保制度、药品供应保障制度、综合监管制度等方面取得突破。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是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贵州在全国率先制定了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运营管理工作机制,依托项目医院在党建纪检工作、建设运营管理、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医院考核评价体系、管理体制机制等方面,积极探索“一院一策”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实践证明,全部建成开诊的5家项目医院已成为贵州医疗工作的重要力量,以输出医院为龙头、项目医院为阵地、基层医院为成员的先进诊疗体系正在形成,发展成果惠及了省内及周边省份众多群众。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在价格、用药、人才等方面推行更为灵活的政策,为探索创新建立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提供了政策和实践基础。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完善了区域间优质医疗资源配置,加快推进了区域医疗资源共享、建立分级诊疗制度、促进医疗服务同质化,推动了公立医院科学发展。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过程中,各项目医院按照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规划医院人事薪酬、绩效考核、信息化建设、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等体制机制,确保优质医疗资源能够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

“近”享优质医疗服务守护人民健康福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现代化最重要的指标还是人民健康,这是人民幸福生活的基础。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事关人民健康福祉,主要目标就是推动医疗资源相对薄弱地区的重点病种治疗水平与全国先进水平的差距显著缩小,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取得明显成效。实践证明,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是增加贵州省优质医疗资源供给有效直接的手段,有利于加快补齐医疗短板,迅速缩小重点病种治疗水平与全国的差距,有利于培优建强人才队伍,有利于减少群众跨省外转就医负担。提高医疗救治能力的关键在于提升专业技术,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紧紧抓住这个关键,把最好的医院、最强的人才引进贵州,打造区域内优质医疗服务高地。当前,贵州正以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为引领提高省级疑难重症救治能力,以省级区域医疗中心为重点提升市、州级大病诊疗能力,以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为载体增强县级常见病治疗能力,以县域医疗次中心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实现了跨省流出住院患者下降幅度全国最大,人民群众期待的就近享有优质医疗服务的意愿得以成功实现,看病就医也有了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作者为贵州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 2024-10-30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37888.html 1 建好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持续提升人民健康水平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