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田勇
1980年8月建校,1992年迁入原德江师范校址,2012年剥离初中部发展成普通高级中学……翻开铜仁市德江县第二中学的校史,学校40多载的发展历程清晰可见。
德江县历来重视教育,坚持把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高度。2016年,该县投入2.55亿元新建德江二中,2023年学校升级为省级二类示范性普通高中。
44年来,德江二中始终坚持以爱育人,撑起无数山区孩子“知识改变命运”的朴素梦想,为国内各高校输送优质生源。
智慧校园 管理有智更有质
“2018年刚搬到新校区时,各方面都还不完善。”德江二中校长周绍丽说,为了提升校园管理水平,该校以党建为引领,积极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质量管理能力的现代化建设。
2021年,德江二中与深圳市冠标科技公司、广西冠标科技公司合作,共同开发建设智慧校园系统,不断完善数据中心、云平台、网络安全管理平台等智慧校园基础设施,配齐“一师一机”设备,促进校园管理更加完善,助推高标准、高质量教育教学。
2022年5月,该校智慧校园系统子系统——宿舍声控寻呼系统,最先投入学生宿舍智慧管理中。此外,该系统还包括老师教学、学生学习、家长监督等信息交互功能。大数据中心可以自动反馈学生到校或离校信息给家长。老师也可通过系统把学生表现、考勤、成绩告知家长,让其了解孩子在校动态。
“用好用活大数据建设智慧校园是现代化教育的需要。”周绍丽说。近年来,德江二中不断推进教学质量提升工程,加强校风学风建设,已初步建成宿舍监管系统、校园大数据平台、校园安全管理系统、智慧图书馆,管理模式受广泛认可和好评。
强化师资 精细打磨每堂课
“教育成败,关键在人,强在师资。”周绍丽表示,只有留住优秀人才、不断培养优秀教师,打造一支爱岗敬业、素质精良的教师队伍,才能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注入不竭动能。
近年来,德江二中严格按照新时代教育教学要求,坚持以德行塑造为核心,不断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和教师队伍整体建设。该校依托“青蓝工程”积极开展师徒结对活动,采取分层培养、外出取经、引进交流等方式,让年轻教师迅速成长,组织教师每周针对本学科开展一次集体教研活动、每年开展一次教师技能大赛、定期到帮扶学校跟岗学习。
“这里不仅是学生梦想起航的地方,也是我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平台,很幸运在这里工作。”德江二中生物老师陈远洪说。
2012年,陈远洪从遵义师范学院毕业后就一直在德江二中任教。这些年,他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提出“听+思+议”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思维训练和课堂互动能力。
在德江二中,像陈远洪一样迅速成长起来的年轻教师还有很多。该校已打造出一支素质过硬的师资队伍。303名教职工中高级教师102人、一级教师126人,县级以上骨干教师73人、县管专家2人。
春风化雨 满园桃李绽芳菲
9月10日教师节当天,身兼化学老师的德江二中教育处主任陈军收到一条微信消息。上面写着:“祝世界上最好的陈老师教师节快乐……”这是今年刚从德江二中毕业,考上天津师范大学的学生赵恒溢发来的消息。
赵恒溢初中化学只考10多分,三年高中让她把化学培养成特长,大学还读了化学专业。其实,刚进高中时赵恒溢有点破罐子破摔的心理,源于陈军老师的教育和感化,帮助她明确了人生目标。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陈军说,多年来德江二中一直以“低进高出”为培养目标,从不放弃任何一名学生。
近年来,该校在全面实施课程改革、完善课程体系,开齐开足国家课程、课时的同时,将思政、科技、艺术、人文、劳动等课程有机整合,开发开设校本选修课程17门。不断优化课堂实施,制定选课走班实施方案、走班教学管理制度、学分认定制度等,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校长周绍丽说:“为了让学生成才,赢得家长信任,学校始终践行先进、务实、高效的教育教学理念,同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课堂实效。”
2018年至2020年,该校连续获得铜仁市教育教学质量评估二等奖、三等奖,2021年和2023年获得一等奖。学校还先后被授予“贵州省五四红旗团委”“铜仁市先进基层党组织”“铜仁市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等称号。
数据无言,饱含力量。今年高考,德江二中1207人参加考试,本科上线1002人,上线率达81.00%,较上一年提升10个百分点;特控(一本)上线169人,上线率达13.58%。升学率箭头不断上扬,教学质量获得当地学生和家长信任。目前,该校开设有68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75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