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富矿精开”让锰资源裂变新生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葛永智 通讯员 陈曦 姚赤

深秋时节,松桃自治县冷水溪镇杨家湾锰矿矿场,黑色的锰矿和闪烁着银白色光芒的铝合金大棚形成鲜明对比,无轨线上矿石专用运输车的轰鸣声,使得寂静的矿山变得沸腾……

在距离杨家湾锰矿60公里外,松桃三和锰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车间,从矿场运过来的碳酸锰矿通过破碎、粉磨、浆化、浸出、氧化、中和后,在压滤车间过滤,最后由电解车间生成锰粒。

杨家湾锰矿隶属于松桃三和锰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矿山于2004年开始筹建,2012年取得采矿许可证,矿区面积约3平方公里,核定生产能力每年30万吨。

在杨家湾锰矿智能数字平台的屏幕上,百米矿井下矿工们操作撬毛台车、铲车,挥汗如雨劳作的场景清晰可见。

“我们通过房柱采矿法、源头减量法以及先进的粉碎设备,对锰矿资源进行选矿处理,提高精矿粉品质,然后再送往三和锰业,从而实现有效的选矿和用矿。”矿山副总经理梁启康说。

锰矿是工业生产必需的基础性大宗矿产,是钢铁产业的重要支撑,更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原料。

2023年初,国家启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贵州紧盯国家战略性矿产和紧缺急需矿种,坚持以“多找矿、找好矿、找大矿”为目标深入推进实施。

铜仁市成立了以市委书记、市长为组长的工作协调机制,制定了《铜仁市“富矿精开”三十条措施》,建立5000万元“富矿精开”专项发展资金,集中优势力量推进“152工程”,即以锰矿资源的勘查开发,打造全国唯一世界级锰资源供应基地和金属锰国家级战略物资储备基地;以优质水、观赏石、重晶石和萤石、钙质岩类、硅质岩类等5组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打造康养水示范基地和饮用水产业知名品牌、观赏石文旅产品全产业链以及“双千双百”工程;以钒、钾等2组矿产资源的研发应用,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力争在“精确探矿、精准配矿、精细开矿、精深用矿”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在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的支持下,铜仁配合建立了隐伏喷溢沉积型锰矿找矿勘查理论体系,研发了立体探测与深部找矿关键技术,解决了找矿预测与绿色高效勘查难题。同时在省内率先开展固体矿产数字勘查,推进地质工作与大数据融合发展,实现了地质勘查全过程数字化。今年底,该市锰矿资源量可增至8亿吨以上。

如何让资源优势进一步转化为发展优势?依托丰富的锰矿资源,铜仁努力构建锰矿开采、电解金属锰、镍钴锰三元前驱体、锂电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锂电池回收利用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体系。

在位于大龙经济开发区北部工业园区的贵州凯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物料运输车来回穿梭,工人们在岗位上有序忙碌。

“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产能3.5万吨,完成产值6.7亿元,预计全年的产能产值均能有新的突破。”该公司副总经理王世春介绍,公司坚持科技创新驱动企业发展,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目前正在大力推进12万吨石墨化材料技术改进实验。

车间满负荷生产,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在贵州嘉尚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年产25万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产业园二期项目施工现场,数十名工人正有条不紊地进行运料、吊装、焊接等作业,机械轰鸣声不绝于耳,一派繁忙热闹景象。

“二期项目的部分生产厂房的钢结构主体框架已经修建完成,各项施工工序正加速推进,预计今年11月底完成厂房主体建设并同步启动生产线设备的安装调试。”该公司总经理汪秀生说。嘉尚新能源总投资25亿元,分二期建设。待全面建成投产后,预计年产值达300亿元,解决700余人就业。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铜仁市“富矿精开”关联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47家,完成总产值125.96亿元,同比增长4.28%。未来,该市将紧扣“精确探矿、精准配矿、精细开矿、精深用矿”四个关键环节,全力以赴打造全国唯一世界级锰资源供应基地和金属锰国家级战略物资储备基地,真正让锰资源裂变新生。

--> 2024-10-29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37823.html 1 “富矿精开”让锰资源裂变新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