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9月6日,贵州乌江思林水电站通过工程竣工验收,成为电力体制改革后贵州省首个百万千瓦级大型水电站。电站位于铜仁市思南县,装机容量105万千瓦,预计年发电量超40亿千瓦时,兼具航运、防洪、灌溉等功能。乌江干流梯级开发建设水电站11个,装机总容量1114万千瓦,年发电总量380亿千瓦时。
黔南抽水蓄能电站项目于今年8月启动,作为贵州首批抽水蓄能电站之一,将成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电站装机容量150万千瓦,被称为“超级电池”,在电力需求低谷时储水,高峰时段放水发电,充分利用清洁能源,调节电网负荷,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项目投产后,将提升清洁能源消纳能力,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2020年,贵州统调新能源装机突破1500万千瓦,实现“零弃水”,统调清洁能源发电量789.3亿千瓦时,增长20.3%,占贵州总发电量的41.5%。2023年1至9月,贵州省水力发电量281.9亿千瓦时。一个个水能项目持续发力,积极为贵州清洁能源发展增添动力。
“气”资源有序推进
9月12日,贵州能源集团天然气管网公司成功完成湄潭至瓮安天然气输气管道项目的关键性节点工程——乌江定向钻穿越项目。该项目是《贵州省“十四五”油气产业发展规划》中的省级支线,建成后将提高贵州省天然气调配能力,对保障能源资源供应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贵州省原油资源匮乏,但煤层气、页岩气资源丰富。2013年,国家天然气主干管道中缅线、中贵线建成通气,贵州开始使用管道天然气,省内支线管道建设步伐加快。随着实施基础设施“六网会战”和天然气“县县通”工程,贵州天然气管道覆盖范围不断扩大。截至今年8月底,全省天然气管道里程达3978公里。
10月1日,贵州盘江电投天能焦化公司焦炉煤气制液化天然气产量创新高,日产天然气量超47万立方米。自2015年投料生产以来,天能公司每年为地方供应天然气1亿立方米以上。2024年1月底,二氧化碳制液化天然气碳中和利用项目投入试运,液化天然气日产量提升至293吨。
在遵义市习水县寨坝镇新池村,丁页16#页岩气勘探项目正在紧张施工,预计明年8月份完工。习水县页岩气资源量约2058亿立方米,探明储量达500亿立方米,是贵州省页岩气储量较为丰富的县份。今年1月布局的丁页16#项目是中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的重点预探井,预计产量将是之前10口勘探井的总和。
贵州省围绕提升天然气自给能力,加大煤层气、页岩气勘探开发力度。2023年全省煤层气、页岩气产量3.23亿立方米,较2020年增长6.1倍,天然气自给率增加10个百分点。2024年1至8月,全省煤层气、页岩气产量2.51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