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杨旭 胡国兴
10月17日,走进黔东南州施秉县城关镇南官营社区,缝纫机发出的哒哒声不绝于耳,贵州亿丹妮服饰工厂的员工们正忙着剪裁、缝衣、整烫、包装,赶制新订单。“我以前在外地上班,离家远,只能通过电话和家人联系,如果家里出了什么事情,只能干着急。现在家门口的厂里工作,下班后每天都能够见到家人,感觉很幸福。”该公司员工潘昌菊说。
施秉县抢抓粤黔东西部协作机遇,依托广东佛山东西部协作帮扶资金和优质企业等资源,持续加强就业帮扶基地(车间)建设,打造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就业基地,支持企业及创业实体带动劳动力就业。截至目前,全县9家就业帮扶车间及1家就业帮扶基地,吸纳劳动力就业1180人次。此外,该县多渠道多形式提供技能培训,提升群众本领,助力他们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
今年,施秉县以落实就业扶持为主线,积极搭建劳务用工、技能培训、帮扶车间、帮扶专岗等平台,用好政策“工具箱”,稳岗位、保重点、兜底线,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施秉县积极打造“零工市场+零工驿站+零工市场智慧就业管家+零工窗口”服务模式,搭建“施秉就业”小程序、直播带岗等线上线下全方位的就业创业服务平台,为企业和求职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同时,对求职人员进行分类登记,掌握其技能水平、就业意向等信息。
在施秉县的零工市场,桌椅、热水器、电脑、打印机等设施一应俱全,工作人员通过QQ、微信、小程序等新媒体平台广泛发布各类灵活就业供需信息,积极与招工企业和群众沟通对接,促进灵活就业人员“码”上就业。
“以前我们找工作要东奔西跑、托熟人,还不一定能找个满意的工作。现在有了人社部门的零工市场,各用工企业信息介绍得十分详细,感谢零工市场给我们搭建这个平台。”求职者李大妹说。
截至目前,该县依托零工市场等场所举办招聘会24场,为40余家企业解决用工难题,帮助953名求职者实现就业。
施秉县在推进创业带动就业的同时,还着力打好稳岗就业“组合拳”,积极落实“减免缓降”等政策,切实发挥政策“杠杆”作用。
“现在的政策真好,我们没跑一次,今年的稳岗返还资金就发放到位了,减轻了企业负担,真是暖人心。”近日,施秉县清尘环保技术有限公司获得5.15万元稳岗返还补贴,该公司负责人刘鹏为稳岗返还政策点赞。
今年以来,施秉县共发放稳岗补贴资金51.75万元,惠及企业职工909人,发放帮扶车间吸纳就业补贴资金2万元。下一步,该县将继续坚持“输血”与“造血”并举、“富口袋”与“富脑袋”并重,采取“技能培训稳就业+公益岗位安置保失业+职业介绍促就业”等措施,积极开展“走基层送政策”“社保进万家”等服务,推动惠企利民政策人人知晓,创造更多就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