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铜仁市思南县

发展订单农业 点亮致富“薯”光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潘佳本

今年,铜仁市思南全县种植红薯14万亩,其中“双高”红薯(产量高、淀粉高)面积6.13万亩,辐射县外湄潭、余庆、瓮安等地种植“双高”红薯12万亩,预计收购红薯25万吨左右,以红薯为原料的各类产品产值突破10亿元。

思南县把“双高”红薯作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产业来抓,通过更新红薯品种,拓宽红薯产品销售渠道,培育壮大红薯产业链等方式,不断激发传统产业活力,点亮群众致富“薯”光。

订单农业激活土特产

时下,思南县的红薯陆续进入采收季。在枫芸乡的“双高”红薯基地里,随着农机来回穿梭,一垄垄红薯从泥土中翻滚而出,个个体态饱满,颜色鲜亮。10多个工人忙着去泥、分拣、装袋。

“通过实地测产验收,平均亩产达6300斤,其中单株最大的达到了七斤多。”枫芸乡农业服务中心负责人石正祥介绍。

红薯在思南种植历史悠久,过去大多用于“口粮”,未能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以前种红薯只是为了吃,现在种红薯是为了赚,今年我又发展了360亩红薯。”当地种植大户唐景权笑着说。

老作物焕发新活力。思南县以发展“双高”红薯种植为基础,通过龙头企业带动,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参与,由原来的自产自销到显著的订单农业,实现了规模化种植,走出一条增收致富的好路子。

思南县按照企业引导、合作社示范、农户主导的方式,实行统一种植规划、统一良种供给、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集体管理、统一价格收购的模式种植商品红薯。技术有保障,销路不用愁,农户种植积极性不断提高,全县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精深加工拓展新市场

思南红薯加工淀粉中富含叶酸、铁、钙等多种微量元素,依靠这一独特优势,重点打造“陈薯”品牌,通过设计独特的包装、制定统一的标识,着力对外推广“纯天然,无添加”的优质红薯系列产品,吸引更多市场消费者。

“每年都会根据市场变化和消费者的喜好,研发出适合市场的产品。”贵州佳里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诚介绍,为了迎合消费者的需求,公司每年都会研发几款新产品,新产品研发出来后,寄给全国各大城市的200名试吃达人,根据消费者需求改良后再投入市场。

思南县不断培育壮大红薯产业链,目前已经形成了从红薯种研发、选育、种植、淀粉加工、产品开发、销售、薯渣烘干利用等全产业链条,已经有红薯淀粉、粉条、粉丝、粉饼等多个系列40余种红薯产品。

2024年,贵州佳里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签订红薯种植合同超10万亩,带动农户6600余户约3万人,户均增收8000元以上,已经形成了以铜仁市为核心,辐射带动瓮安、施秉、湄潭等周边县的原材料基地。

电商直播闯出大名堂

“我们的产品没有任何添加剂,酸辣粉的红薯淀粉原材料都来自本地。”在思南经开区,贵州佳里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电商直播间,主播正在向网友推荐系列红薯产品,在这里,田间地头的“泥疙瘩”摇身一变成为俏市商品销往全国各地,平均每天成交量5万单。

“目前公司通过电商业务,已累计销售4亿元。”贵州佳里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电商部负责人陈浩介绍,在接下来的几个月时间里,公司将配合好各平台大促活动,实现2024年度销售7亿元大关。

1个电商团队,5个直播间,全天24小时不停播。完成了思南县红薯产品90%以上的销量,依托电商,思南小红薯走向了全国各地。“公司在大力发展国内电商的同时,积极开拓跨境电商平台。”陈浩介绍,目前已有4单跨境业务,销售金额8000多美元。

走出国门,小红薯闯出了大名堂。如今,思南县红薯产业走上了集红薯育苗、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轨道,实现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小红薯串起了大产业。

--> 2024-10-24 铜仁市思南县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37444.html 1 发展订单农业 点亮致富“薯”光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