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江县融媒体中心 何佳有 王显 邓旭 安月琴
近日,铜仁市德江县泉口镇水塘村的山林之中,一个个蜂箱整齐地摆放着,成群的中华蜂在箱前飞舞,就连空气中都弥漫着一股甜蜜的味道。27岁的养蜂人何祥像勤劳的蜂,忙着酿造属于自己的甜蜜生活。
位于武陵山腹地的泉口镇万亩草场,时常见到成群的牛羊。笔者驱车穿越草场,来到大山深处,这里林木繁茂,百花常开,五倍树尤为集中,是一个得天独厚的养蜂好地方。
生于斯,长于斯。作为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何祥对家乡有着深厚的感情。
2019年,何祥返乡创业养蜂。尽管从业时间不长,但他的“蜂小何”养蜂场如今已有260个蜂箱。谈起这些中华蜂,何祥满眼都是宠溺。
在何祥看来,养蜂需要花心思,了解蜜蜂习性的同时,更要考虑因花源变换采蜜路径的变化,所以流动养蜂成为他的养殖方式。
“这里的资源很丰富。”何祥告诉笔者,春夏两季,水塘村及周边有成片的油菜花、梨花、桃花,“得及时将蜂箱搬运到山下去‘赶花’,方便蜜蜂采花蜜。”
时下,是水塘村林间五倍子花盛开的时节,何祥早早地就将蜂箱搬到大山中。
蜂蜜采收主要有春季和秋季两个时间段。两季蜂蜜的成份相比,秋季的药用价值更高些,所以春蜜一般会留着给中华蜂当过冬粮食,秋蜜则用于销售。
“之所以用春蜜来喂养,是我在探索中发现的,在能保障蜜蜂安全越冬的同时,让来年产的蜂蜜产量更高、质量更优。”说到养蜂,何祥头头是道:“蜂蜜是否成熟,关键在于蜂巢上的封盖。蜂蜜的质量要好,就必须等到封盖上没了水分。也就是蜂巢上有了一层蜂蜡后,才能开始采蜜。”
“养蜂作为传统养殖业,成本不高,关键在于怎样去养。”这是何祥多年养蜂最大的心得。
其实,早在何祥养蜂之前,他的父亲何大国就一直有养蜂的习惯。近些年来,随着年龄的增长,父亲养蜂已有些力不从心。从小耳闻目染,何祥不再外出打工,留在村里,一边照顾父母,一边学习养蜂。
“在外赚再多的钱也没有父母重要。”何祥说,现在日子过得很充实,父母身体不错,蜜蜂养得好,蜂蜜的产量和质量高,他的知名度也越来越大。
“这个季节的蜂很活跃,割蜜要选在晚上,这样才不会把蜂惊走。”何祥说,每次采收都要戴上面罩、手套才敢靠近,不然很容易被蛰。
当天夜晚,何祥带着几位外地慕名而来的养蜂入门者,戴上面罩、手套来到养蜂场。他小心翼翼打开蜂箱,用刀割下蜂蜡,放到摇蜜机内取蜜,采集的蜂蜜浓稠,散发着诱人的光泽,如琥珀般晶莹剔透。
“香味特别浓,都得益于周围的五倍子树。”何祥仔细给蜂友介绍取蜜技巧和养殖技术。
在何祥的辛勤耕耘下,今年他的蜂场预计能采收1000公斤左右秋蜜,产值在24万元左右。
采得百花蜜,方知生态韵味长。
“下一步,就是多渠道对接销路,把蜜蜂养得更好,带领大家增收致富。”何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