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金秋时
金秋十月,在遵义市新蒲新区礼仪街道民主村昔日的一片弃土场,红缨子高粱刚刚完成一年一度的采收。
“2022年以前,我们这一片还堆放着大量城市建设场地开挖中留下的土石方呢!”指着身后一望无际的高粱基地,民主村党总支部书记陈永强说。
2022年初,当地引进遵义永概农业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通过“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对这片弃土场进行土地平整后,订单式发展高粱、辣椒种植,进一步提高闲置土地使用率,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在礼仪街道,包含民主村、平庄社区在内的近500亩闲置已征未用土地资源被盘活,移栽上了高粱,成为遵义市仁怀市徐坤酒业打造的有机高粱基地之一;在同心社区,引进蔬菜经销大户,盘活闲置土地发展有机应季蔬菜种植。
如今,不只是礼仪街道,在新蒲新区,各地因地制宜优化土地等要素供给,推动土地和农村宅基地等闲置资源实现节约集约利用,不断推动“存量”向经济“增量”转化,赋能绿色高质量发展。
今年国庆节假期,新蒲新区虾子镇三台村乡村旅游火热,每天都有500至600人次各地游客前来旅游。
村民陈刚承包了村里3处闲置宅基地发展农家乐住宿,旅游旺季生意十分火爆。
“原来住这里的三家人常年在外打工,村合作社积极盘活闲置宅基地,将其进行改造,再以每年15万元租金打包指导我来经营。”陈刚说。
不仅如此,三台村以推动农旅融合发展为特色,引进公司和合作社,不断丰富乡村旅游业态。
前不久开业的“溪有林溪”烧烤露营基地便是其中一个典型。
三台村依托距离遵义市区半小时车程、清澈的洛安江穿村而过的优势,吸引年轻创业者在三台村打造乡村露营基地,盘活了村里闲置的村集体土地32亩。
“为提高农用地使用效率,我们还引进天演点贡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集中连片发展富硒有机稻米种植等产业,加快农旅融合。”三台村驻村第一书记姚剑军介绍,这几年,三台村通过用活用好土地等资源,激活了乡村产业发展的活力,正逐渐发展为遵义市美丽乡村示范村寨之一。
“土地是乡村发展的根基。”新蒲新区农林水务局副局长韦清华表示,针对闲置的农用地,新蒲新区正在积极宣传动员,通过发动村集体经济组织、公司、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采取土地流转、合股、合作等方式组织农业生产,盘活更多零散闲置土地资源,增加村集体收益的同时,也让群众的腰包鼓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