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舒畅
2007年,李端棻逝世一百周年。时任贵州省文史研究馆馆长的顾久应《贵阳文史》之约,撰写了《我们为何要重提李端棻》一文。10多年过去,围绕李端棻进行的学术研究更加深入,当贵州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贵州省文史研究馆特约研究员赵青撰写30余万字的《中国近代教育奠基人李端棻》一书出炉,顾久又以此文代序。他认为,时至今日,乃至未来,仍有必要重提李端棻。
在顾久看来,李端棻给予后世的意义,并非只在于还原他的历史功绩,更在于他身上所具备的当代价值。“如何把李端棻看作我们生活中的人,如何看待他的情感、他的经历、他的内心,如何找回他寄托在这些千秋功业里的真精神?是我们今天重提李端棻必须面对的问题。”
科举得中,踏上仕途,官至礼部尚书,这在当时已经是令人羡慕的“人生赢家”,已经进入“一览众山小”的成功巅峰,但顾久认为李端棻真正的令人敬仰之处在于他位居高官,关注着天下,关注着整个国家。中国传统儒家积极入世、舍我其谁、为天下苍生而活的传统士大夫精神深深融入了他的血脉之中。无论是读书还是入仕,漫漫人生路上,他内心始终有着一个传统知识分子的信念。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可以说是李端棻内心信仰的真实写照。顾久认为,对李端棻而言,“朝闻道夕死可矣”不是一句空话,而是真正放在心上的信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乃至传统中国人心目中的理想人格。这份担当精神,就是李端棻心中的“道”。
顾久谈到了李端棻在“百日维新”时的作为。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之际,“中国非改革不能生存,非改革不能强大”,是那个时代所有有良知的知识分子的共同认识。“一般来说,下层知识分子或者在野的知识分子,是站在一个不包含自己利益的立场上来谈改革。但是李端棻不同,他是当权阶级中的一员。对于官员来说,谈改革是有风险的,因为改革触犯的是统治阶级的利益,反对自己的阶级就是反对自己、反对同僚的利益。”然而李端棻仍然当仁不让地站了出来,“国家利益大于自我,这是传统士大夫的民族精神:不管付出多大的代价,中国必须改革,必须往前走,这叫做改革创新精神;面对国家灾难奋不顾身,这是向死而生的情怀;所有这些加在一起,是李端棻心中的信仰。”顾久说。
我们为何要重提李端棻?顾久由李端棻而反思当今的一些社会现象:“我们迅速走上了市场经济的道路,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在某种层面上成为了一个世俗化的过程。在这个消费主义时代,我们还能否找回那失却了的信仰?”当我们从李端棻身上体会到感动、敬重等等美好的情愫时,也许已经在某种程度上获得答案,或者是获得追寻答案的力量。正如顾久所说:“有了知识,有了丰富的情感,有了意志,有了信仰,才是一个完整的人。李端棻正是这样一个完整的人。没有知识,他不可能入世;没有情感,他不可能忧国忧民;没有意志,他不可能谈改革;没有信仰,他不可能为启蒙大众而努力到生命的最后一刻。通过李端棻,我们得以反思,我们得到了什么,我们又失去了什么,我们怎样做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不只是李端棻,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和心中有信仰的人们,都是坚持信念、勇于担当、执着追求的完整的人。而如何把他们心中的这些东西传递下去,就是重提李端棻的意义。顾久认为,李端棻和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们,以及中华民族永世的有信仰有追求的人,当之无愧地可以称为“民族的脊梁骨”。他们是那个时代的精神代表,他们身上的信念足以支撑整个民族。他们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参照,让我们得以睁大眼睛重新认识我们身处的世界。
顾久充满感情地说,重提李端棻,并不是要把他塑造为神坛上一个僵化的偶像,“而是希望今天的人们看到这样一种精神理念,感受李端棻的精神境界、他的见识、他的人格。把他视作我们身边的一位长者、一位朋友,把他的信仰内化为千千万万普通人的人格力量,是我们重提李端棻的意义。”
对李端棻的研究,也在努力还原一个生动的他。“真实的李端棻必定不是一个完人,他的动摇、他的痛苦、他所受的激励、他所面临的争议,他最后的坚持,都是他人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找回他的这些人生细节,才能让李端棻的形象更加丰满。”顾久说,“说出李端棻的故事,展现他的内心,寻找他的现实意义。只有这样,李端棻才是活生生的。他的生命在我们心中延续着,他还拥有让人感动的力量,这才是真正的李端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