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胡彪
10月10日一大早,在安顺市镇宁自治县江龙镇木志河村冷水鱼养殖基地内,数十名身穿高腰水裤、脚踩长筒水靴的捕鱼工人们已经开始忙碌。
“一二三,大家一起使劲!”随着一声声吆喝声,工人们用渔网把鱼塘中的鲟鱼围拢起来,捕捞到鱼桶里,并往岸上运送。随后,工人们根据鱼的大小进行分拣,经过统一过秤,再装车发往全国各地。
镇宁地处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交界处,江龙镇木志河村群山连绵,森林茂密,溪流众多,生态环境良好。近年来,凭借着良好的水域资源和自然生态环境,木志河村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冷水鱼养殖产业,不仅壮大了生态渔业规模,也让当地群众打开了“靠水吃水”的致富新思路,让优质美味的冷水鱼“游”向大市场。
清澈的水质、适宜的水温,为冷水鱼的生长提供了理想的环境。凭借水温常年低于25℃的天然条件,贵州忠发水产养殖有限公司于2021年在木志河村六志河下游地带,建起总面积30余亩、鱼池面积达6000多平方米的冷水鱼养殖基地。通过沟渠的相互连通,整齐有序排列的鱼池内,清澈的水流在水压阀作用下,源源不断地灌满鱼池。鲟鱼在这样的环境中生长,品质和产量均得到保证,不仅在本地市场供不应求,还远销到周边地区,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公司每年的投苗数量都在上升,今年投放了30万尾鲟鱼苗。根据过去几年的统计,平均每年总产量为40余万斤,由于市场行情不定期波动,总产值在600万元至800万元不等。”贵州忠发水产养殖有限公司经理谢大俊说。
随着公司不断发展壮大,当地一些群众实现了就近就业。村民杨国强是养殖场的工人,负责监测与调节流水、清除水中杂质、喂鱼等,“我们共10人在基地上班,早上起来清理池子、选鱼,还要给鱼池消毒,每月工资5000元左右。”
下一步,镇宁自治县江龙镇将通过集体经济引领、优质种苗供应、销售网络共享等方式,采用“公司+农户”方式,带动有意愿的群众发展冷水鱼养殖,继续做大做强冷水鱼养殖产业,让冷水鱼成为当地兴镇富民的特色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