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金忠秀
“又来了2000箱的公司团购订单,得赶紧准备了!”红薯丰收季,贵安新区湖潮乡芦猫塘村的干部群众忙着备货、发货,驻村工作队员叶张林说:“村里种植的红薯品种为‘板栗薯’,软糯香甜、大小适中,品相好、质量好,供不应求,仅采用团购和订单方式销售的就有好几万斤。”
今年,芦猫塘村依托资源优势,采取“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的经营模式,大力发展红薯特色种植产业。“我家种了10亩红薯,亩产4000斤左右,两块钱一斤,收益很不错。”芦猫塘村种植大户姜平已有近20年的红薯种植经验,对发展红薯产业很有信心。
此外,今年芦猫塘村以20亩土地作为村集体经济试验基地,轮种洋芋和辣椒。前不久,洋芋成熟,一场挖洋芋比赛让村子热闹起来。
田野里,农户和前来感受农耕文化的市民、游客一同挥动锄头,田间泥土飞溅,呈现出一派繁忙而有序的劳动景象。在芦猫塘村党支部书记杨丹看来,通过开展农事体验,不仅让市民、游客了解乡村,感受乡村独特魅力,也能让村民看到了村集体试验基地的成果。有了实实在在的效益,才能更好地带动村民进一步增收。
秋收的累累硕果让农业增效、农户增收。“今年我们的村集体经营性收入预计可达36万元,比2023年翻一番。”芦猫塘村驻村第一书记王小燕说,接下来,村里将继续优化产业结构,大力推进农旅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