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希曼
黔南州长顺县积极推动村级基础数据“一张表”精简整合优化,对下发至村级报表指标统一编码,实现每个指标只有一个“身份证”目标,有效避免数出多门的情况。报表“瘦身”为基层减负,获得基层干部点赞。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既是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也是“下情上达”的“最先一公里”。上级制定政策需要从基层收集数据,报送数据无可厚非;但由于各部门要求不一样,一段时间以来,数据报表多头报送、重复报送等问题让基层分身乏术、苦不堪言。
着眼为基层减负,村级基础数据“一张表”不失为一次多方受益的探索。
首先是基层干部和群众受益。长顺县试点期间共整合了50余家单位报表,形成1张主表和13张采集表、21张共享表,精简指标达80%以上。报表“瘦身”,基层干部只需报送一次,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动态更新,避免了报送渠道不一、多头报送、重复报送等问题,从而把手脚解放出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落实政策、服务群众之中。
其次是报表的使用单位受益。实行村级基础数据“一张表”之前,基层干部需要给每个部门单独报送报表,因为时间紧、任务重,难免出现数据出错审核不过的情况,数据质量也不敢保证。利用村级基础数据“一张表”平台,部分数据实现了部门之间共享,使用部门可以在系统上自动抓取,既省时又省力。
最后是利用数据不受影响。数据“瘦身”的积极意义在于,它并没有减少重要指标、关键数据的录入,而是利用“合并同类项”的方式,减少数据“影子”、数据“分身”。数据的一次录入、动态更新、多方共享,来源更清楚、质量更高。
眼下,数字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推进数字化办公,有更成熟、更可靠的技术条件。要充分利用新技术新手段,变“干部跑腿”为“数据跑路”,让基层干部更好轻装上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