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科技赋能红色文旅“黔”景无限

金妮

充分利用科技的力量,整合资源、共享资源、创新利用资源、转化资源,推动红色文旅的高质量发展。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熠熠生辉,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

红色,是历史的厚重底色,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文旅,是时代的生动笔触,描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科技,是推动发展的强劲引擎,为红色文旅注入无限活力与创新可能。今日贵州,深入推进文化旅游融合、文化科技融合。科技赋能,激活文化旅游业发展新活力。

科技赋能整合资源,夯实红色文化根基。贵州,作为中国革命的圣地、福地,拥有丰富的红色遗址、史料和英雄事迹。利用科技手段建设红色文化资源大数据库,可以系统整理和保存这些珍贵的历史资源,不仅为后人提供全面了解红色历史的平台,更有助于深入挖掘红色文化的内涵和价值。例如,对红色遗址进行数字化采集,精确记录其位置、形态和历史背景,为研究和保护提供有力支持。同时,整合史料和英雄事迹,可以构建起完整的红色历史脉络,让人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红色文化的重要性和意义。科技赋能整合资源,为红色文化传承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科技赋能资源共享,拓宽红色文化传播渠道。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正通过一系列前沿的数字化手段,为文物穿上“防护服”。运用云端技术,游客只需动动手指就能“云享”红色资源。科技打破地域和渠道的限制,让红色文化能够在更广阔的空间里共享。借助网络平台和虚拟现实技术,红色文化还可跨越时空,走进千家万户。人们能够随时随地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汲取红色精神的力量。科技赋能资源共享,让红色文化在新时代拥有了更广泛的传播空间和影响力。

科技赋能资源利用,创新红色文化表现形式。从震撼的全息影像到逼真的5D声场,从互动式的体验项目到创意十足的文创产品,科技让红色文化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引人入胜。正如贵州长征文化“双子星”——“红飘带”和《伟大转折》的独特设计和先进技术,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打卡,成为贵州文旅的新地标。通过虚拟现实技术,人们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长征的艰难险阻,更加深刻地理解红色历史的意义,为红色文化的教育功能提供了有力支持。科技赋能资源利用,创新了红色文化的表现形式,开辟了全新的思路,提升了红色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科技赋能资源转化,推动红色文旅融合发展。红色文化资源既是历史的见证,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宝贵财富。一方面,红色文旅项目积极探索市场化运营模式,像通过文创产品开发,打造具有特色和内涵的纪念品,满足游客购物需求;精心规划旅游线路,将红色景点与自然景观、民俗文化等有机结合,提升旅游吸引力,实现自我造血和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红色文旅与文创产业合作,推出独具特色的红色文创产品,传播红色文化;与教育产业结合,开展红培研学项目,让红色文化成为大中小学思政课堂的生动教材。科技赋能资源转化,推动了红色文旅的融合发展,产生强大协同效应,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带来了新的机遇。

然而,科技赋能红色文旅发展,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的形式创新上,更要注重红色文化内涵的挖掘和传承。红色文化是有灵魂的,科技只是手段,不能让科技的光芒掩盖了红色文化的本质。其次,要加强对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为红色文旅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同时,要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红色文旅建设,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共同推动的良好局面。

科技赋能,为红色文旅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我们应充分利用科技的力量,整合资源、共享资源、创新利用资源、转化资源,推动红色文旅的高质量发展。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熠熠生辉,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

--> 2024-10-15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36662.html 1 科技赋能红色文旅“黔”景无限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