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钦
聚焦增强核心功能和提升核心竞争力,写好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文章,更好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引领带动作用和战略支撑作用,能为其他所有制经济发展创造更大空间和更好条件。
十年间,产品从单一的化肥,拓展到精细磷化工、新能源电池材料等100余种细分品类,利税逐年递增,去年工业产值首次突破500亿元大关,贵州磷化集团改革发展成效明显。
大唐贵州发耳发电有限公司打出了企业“瘦身健体”“大车间、小机关”、推进“设备主人”、深化选人用人机制等系列“组合拳”,统筹深入推进改革任务落实,一系列举措落地生根,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中共贵州省委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的意见》,对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作出部署,提出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更好服务重大战略,助力构建具有贵州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充分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需要聚焦增强核心功能和提升核心竞争力,写好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文章,更好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引领带动作用和战略支撑作用,能为其他所有制经济发展创造更大空间和更好条件。
核心功能,是企业存在的价值和地位作用的集中体现。国有企业大多分布在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为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国防建设、民生改善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功勋卓著,功不可没。深入实施新一轮深化国企改革行动,聚焦增强核心功能,深化功能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体制机制改革,完善和发展现代企业制度,充分发挥好“稳定器”“压舱石”的作用,确保国家重要战略资源供应、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以及突发事件的应急保障,当好国家政治经济安全的坚定基石。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硬实力”和“软实力”的集中体现,能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实现基业长青。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重塑全球经济结构和产业版图,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成为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提升国资国企核心竞争力,就是借助改革的办法,在关系经济安全发展的领域加快补短板、强弱项,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为建设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坚实支撑,不断提升资源整合能力、科技创新能力、价值创造能力、公司治理能力。
踏着改革开放的激越节拍,历经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贵州国资国企布局结构更优、企业机制更活、发展活力更强。今年上半年,全省国资国企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全力稳生产、稳经营、防风险、发展新质生产力;22户监管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2412.5亿元、同比增长6.3%,实现利润总额683亿元、同比增长9.7%。今日贵州,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深入推进,深入实施新一轮深化国企改革行动,贵州加大力度组建省纺织、外经贸、农业发展、交通投资等集团,加快物流、能矿等领域战略性重组、专业化整合,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
核心功能强,发挥作用就强;核心竞争力强,发展前景就广阔。加强党的领导,完善公司治理,推动企业建立健全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增强国资国企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必将在“富矿精开”主战场和建设“六大产业基地”的实践奋斗中再建新功,在推进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再创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