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重阳酿“玖”开新局

——茅台以文化自信“执笔未来”

茅台集团甲辰年(2024)茅台酒节现场。

茅台酒节上的拜师礼。

嘉宾和游客体验润粮工艺。

《千年酒脉图》画卷。

李勋 沈仕卫 徐思雨 湛泽梅

每逢重阳佳节,皆寓意着新的轮回,于赤水河畔虔诚的酿酒匠人而言,更是拉开酿新酒序幕的神圣时刻。

10月11日,茅台集团甲辰龙年(2024)茅台酒节在茅台本部举办。活动现场,旌旗飘扬,酒香四溢,一系列精心策划的文化活动轮番上演,犹如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画卷,缓缓铺展在世人面前,展示了茅台深厚的文化底蕴,诠释了茅台“质量是生命之魂”的深刻内涵。

这场盛会,更因《茅台玖章》的发布,向世界宣告了茅台以文化自信“执笔未来”的坚定信念与壮志雄心,成为茅台人开启新局面的行动指南和行为法则。

茅台,正以它独有的方式,向世界展示着一种力量——那是对传统文化最深的敬畏与传承,也是对创新未来最热烈的拥抱与追求。

弘扬传统 茅台酒节彰显文化自信

茅台酒节,这一传统已持续21载,成为茅台人独有的庆典,标志着新一年度茅台酒生产的正式开启。

清晨,茅台集团本部周恩来总理塑像前,集团参敬人员整齐列队,肃穆以待。“金风浩荡,天远气清。茫茫寰宇,旨酒其醇。精粹蕴于黔域,枸酱遐迩播馨……”上午9时,在大典司仪、茅台集团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高山的诵读声中,茅台酒节正式拉开帷幕。

随着典乐响起,茅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德芹,茅台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王莉代表茅台集团全体员工,向周恩来总理塑像敬献花篮,并率众行三鞠躬礼,表达对先辈的深切缅怀。接下来的初献、亚献、终献“三献礼”,将茅台人对传统的敬畏与传承展现得淋漓尽致。

茅台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涂华彬以一篇《甲辰年2024年茅台酒节敬文》,讲述了茅台人对岁月轮换的虔敬、对传统酿造工艺的敬畏。

茅台酒节,不仅是茅台进入新一年度生产的“开局战”,更是与端午敬麦大典共同构成了茅台独特的民俗文化。“端午制曲,重阳下沙”是茅台酒最为本源的工艺密码。

在走向消费者的餐桌之前,每一瓶茅台酒都要经历制曲、制酒、贮存、勾兑、包装等5大工法、30道工序、165个工艺环节,历时5年之久。而这一切的起点,都源于下沙,每年重阳,茅台皆以隆重的仪式进行庆祝。

选在下沙节点缅怀先辈、传承匠心,并举行庄重的拜师仪式,透露的是茅台人对古老酿造技艺的珍视和敬畏。作为一项薪火相传的古老技艺,一代代匠人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将茅台酒的品质密码传递到下一代手中。

来自制酒、制曲、勾贮等系统的9位师傅,分别接受了9名徒弟的拜师帖和拜师酒。师傅向徒弟赠送信物,并行使“戒尺加身”的仪式——一敲头,头脑清醒,质量先行;二敲肩,勇挑重担,传承工艺;三敲身,身心示范,德艺双馨。古朴庄严的拜师礼,体现了茅台薪火相传的工匠精神,饱含了茅台人对祖师宗师的缅怀与崇敬和对茅台传统酿造工艺的敬畏与珍爱。

“师带徒”源自茅台酒传统酿造工艺,茅台存档的第一份“师徒合同”,是在1955年6月1日。第一份“师徒合同”签订后,茅台酒厂掀起“拜师”“参师”热潮。如今,师带徒与入职培训、岗位练兵、技能认定、骨干培训、金牌班(组)长、茅台工匠、技术职务成为工匠锻造八步骤。

近年来,茅台持续开展工匠体系建设工作,师带徒、劳模、大师队伍、传承人谱系等建设工作不断完善;大力开展“茅台劳模”“金牌员工”“茅台工匠”“金牌班长”“全能匠人”等系列劳模工匠的培养选树,提升工匠群体的职业认同感、自豪感、归属感。

正是因为茅台“大师”“工匠”,在把好茅台质量关的同时,发挥“传帮带”作用,为茅台培养出了更多优秀人才。“十四五”期间,茅台计划培养100名国家级、省级白酒评委,评选表彰190名“茅台工匠”,重点培养660名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到2025年,全集团人才资源总量从2021年底的1.5万人增加到2.1万人。

“缅怀先辈、薪火传承,自强不息、伟业长青,以人为本、以质求存,恪守诚信、继承创新……”拜师仪式结束后,全体参敬人员在高山的领誓下向历代祖师、宗师郑重宣誓。

从首届“传承祖师风范、光大茅台伟业”到如今的“顺天敬人、明理厚德”,茅台酒节主题的更迭,不仅与茅台文化相契合,更彰显了茅台人对精益求精、品质为先的匠心追求。

在茅台酒节期间,茅台集团还举办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在中国酒文化城内,茅台邀请省内非遗文化传承人设置展演集市,让来宾及游客感受茅台产品与传统文化融合的魅力。

面向未来 《茅台玖章》开启发展新篇

10月11日下午,茅台大酒店宴会厅,随着嘉宾们共同按下按钮,卷轴在屏幕上缓缓舒展开,茅台企业文化手册——《茅台玖章》正式发布。

这不仅是茅台文化建设的最新成果,更是茅台的行动指南和行为法则,为茅台的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文化支撑。

一瓶美酒里有一个人文的中国。文化是其里,是其质,是其品,是其格,也是茅台的根与魂。《茅台玖章》从顺天、敬人、明理、厚德四个层面进行延展,制定行为体系和行为细则,涵盖了企业简介、文化溯源、文化理念、行为准则、文化形象、茅台产品、茅台工艺、社会责任、致敬榜样九个篇章,全面而深入地展现了茅台集团的企业文化体系。

“茅台文化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是中国酒文化的典型代表。”张德芹表示,《茅台玖章》的发布,旨在从历史长河中寻根问源,汲取不断前行的精神力量,“这就是以‘顺天敬人 明理厚德’为核心价值观的企业文化体系,构筑形成全体茅台人团结奋进的精神纽带。”

张德芹从“顺天立本”“敬人立企”“明理立身”“厚德立业”四个方面解读了茅台“顺天敬人 明理厚德”的核心价值观,并强调在新的征程上,要以打造“酒文化的极致”为统领,推动茅台文化全方位融入企业治理、市场营销、品牌推广、产品设计、社会公益等各方面,不断提升茅台文化的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和辐射力,真正“让世界爱上茅台,让茅台香飘世界”。

虽酿在“河谷”,但视野格局却站在“山巅”。《茅台玖章》不仅是对茅台精神的深刻提炼,更是茅台文化自信的彰显。其核心价值观“顺天敬人 明理厚德”,不仅体现了茅台人对自然的敬畏、对先贤的敬仰、对理性的追求,更蕴含了深厚的中华传统美德。这一文化理念,不仅塑造了茅台独特的品牌形象,更成为茅台人共同的精神信仰和行为准则。

发布会现场,众多知名专家与学者汇聚一堂,从人文、历史、企业管理等多维度对茅台文化进行了深入解读与探讨。

文化学者、观复博物馆创办人马未都聚焦于中华传统文化与《茅台玖章》的内在联系,强调了茅台在发展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的独特路径,为茅台文化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

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郦波则从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核出发,探讨了文化传承之道,揭示了中华文化在新时代背景下坚守与传承的重要性,为茅台文化的持续繁荣提供了理论支撑。

中国天气·二十四节气研究院副院长宋英杰从物候特征、节气文化的角度,阐述了《茅台玖章》中关于茅台“顺天敬人 明理厚德”的理念与二十四节气的智慧不谋而合,这种“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正是茅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长江学者、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谢有顺围绕一方山水、一方人文,探寻地域自然环境与茅台人文精神的关联。阐述了《茅台玖章》深植于茅台这片神奇的土地,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历史传统和人文情怀紧密相连,共同构成了茅台独一无二的文化生态。

中央美院遗产学系副主任、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乔晓光,分享了茅台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背后的文化传承与重要意义,揭示了非遗与艺术在当代文化复兴与新生中的独特价值,为大家思考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更好地传承与发展茅台文化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中国诗歌学会常务理事、著名诗人李发模围绕其个人对茅台的理解,讲解茅台工艺之道、经营之道、为人之道,以现代诗歌为切入点,对《茅台玖章》的艺术性进行评价。

茅台集团老领导季克良结合茅台过往发展历程,围绕茅台的传统文化理念与管理实践创新,带领大家穿梭于时光隧道,细细品味茅台文化基因的赓续与蜕变,深入挖掘隐藏在辉煌成就背后的茅台精神。

活动现场,还见证了《千年酒脉图》画卷的捐赠,该画卷由贵州茅台陕西省经销商联谊会会长刘文平创意策划,著名画家何二民历时3年创作完成,画卷全长35.99米,高0.399米,不仅是对茅台酒文化的艺术再现,更是对茅台悠久历史的致敬与传承。

茅台酒节主题集市

当非遗与美酒相遇

茅台酒节举行之际,在中国酒文化城,茅台打造的“在茅台遇见茅台”非遗与美酒相遇主题集市热闹非凡,赴茅台采风交流的艺术家、各省区市联谊会会长、茅台经销商、供应商、股东、茅友们齐聚在此,感受茅台产品与传统文化融合的魅力。

上午10时起,茅台酒节敬献活动结束后,中国酒文化城陆续涌入嘉宾和游客。入门的第一个体验仪式是重阳节插茱萸,游客和嘉宾纷纷接过工作人员手中的茱萸,插入指定位置,自唐代起,人们就认为在重阳节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

进入主题集市,扑面而来的是食物的香味,洋芋粑和蛋包洋芋是最能“截胡”游客和嘉宾的摊位,摊主面对排起的长队,忙得不亦乐乎。来自陕西的张女士第一次来贵州,“来之前上网搜贵州特色美食,网友们都推荐洋芋粑,今天排了10分钟的队终于吃上了,果然很香。”

除了洋芋粑,重阳糕、丝娃娃也颇受欢迎,嘉宾和游客纷纷手拿美食,一边品尝,一边欣赏苗族银饰、大方漆器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工艺产品。临近竹竿舞表演,大家纷纷将手中吃食下肚,和表演者牵起手,在竹竿摆动的响声和音乐声中跳起竹竿舞。竹竿舞表演者王女士说:“我们家乡的少数民族会用这种礼仪来迎接远方的客人,今天在这里表演竹竿舞,有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的意思。”

主题集市上,贵州非遗文化传承人现场演绎踩月亮、八音坐唱、苗族蜡染、马尾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他们纷纷使用茅台元素制作产品,在现场进行展示。马尾绣的绣娘王秋雨用3天时间绣了茅台吉祥物小茅,她介绍,马尾绣的技法特殊,绣一个小茅需要上万针,她所在的毕节市织金县,绣娘年龄基本都在五六十岁,她们技艺高超,但在制作马尾绣作品时,和当下流行的审美、日常生活的结合有所欠缺,这需要更多年轻人传承这项技艺,以及做一些年轻化的产品,这和茅台年轻化有一些共通之处。

为了增进嘉宾与游客对茅台工艺的深刻理解,集市还特别设立了守艺秘境·茅台工艺展示及体验区,在制酒工人的引导下,嘉宾和游客纷纷拿起铁锹,亲手体验润粮工艺。一位姓李的先生学到了拴丝带的技巧,他表示,近距离地接触茅台工艺,加深了自己对这个品牌的了解。

来自内蒙古的茅台经销商王厚第一次参加茅台酒节,但已经多次参观中国酒文化城,他非常喜欢这次活动的主题集市。“现场有很多贵州的非遗美食和工艺,贵州的风味小吃和民族文化很有地域特色,茅台举办这样的活动,非常有利于将这些非遗技艺推广出去。”王厚说。

业内人士认为,主题集市推出的体验非遗技艺、茅台酒酿造工艺等系列活动,加深了嘉宾和游客对茅台酒酿造工艺及贵州当地非遗技艺的认知,体现茅台酒酿造工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弘扬自身价值的同时,助力更多非遗文化走向世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所作出的不懈努力。

(本版图片由贵州茅台提供)

--> 2024-10-14 ——茅台以文化自信“执笔未来”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36641.html 1 重阳酿“玖”开新局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