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牟元媛
今年,家住遵义市播州区芶江镇红山村的村民汤文发拿到了第一笔柞蚕茧销售款,满心欢喜。
“要不是罗主任天天往我家里跑,耐心地给我讲解政策,鼓励我尝试,我还真不知道养柞蚕这条致富路能这么宽敞。”汤文发说。
汤文发养殖事业上的起步,得益于他口中的罗主任。
2021年,本地人罗洪金在外地一家企业工作,得知红山村要换届选举的消息,他心中那份回乡发展的热情被点燃。
凭借着满腔的热情和坚实的群众基础,他高票当选为红山村村委会副主任。紧接着,他便全身心地投入产业发展的思考与规划之中。
“20多年前,我们村的柞蚕产业曾经红火一时,后来因为销路和技术跟不上,慢慢地就衰败了。”罗洪金说。
罗洪金深知,要带领村民增收致富,必须重新激活这份“沉睡”的产业。
在村党组织的帮助和支持下,罗洪金探索出“研究所+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放养模式,以合作社带领发展,既解决了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又帮助了村民增收致富。
“罗主任挨家挨户给我们讲政策、算经济账,逐渐消除了我们的顾虑,帮助我们协调放养林地,还邀请蚕科所专家指导,帮助我们解决技术问题。”养殖群众黄明刚说。
随着养殖户的不断加入,红山柞蚕规模逐年扩大,由2022年的90亩壮大到2024年的600亩。今年,柞蚕养殖产业带动群众实现春蚕放养收入16.9万元,并在传统春蚕放养的基础上,首次成功放养秋蚕,实现“两季放养”。
“未来,红山村将继续以党建‘红’赋能生态‘绿’,不断变资源优势为发展优势,持续深入挖掘柞蚕文化内涵,积极筹建柞蚕文化陈列馆,通过发展柞蚕经济实现百姓富。”罗洪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