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沿河自治县融媒体中心 罗福成 罗浩)近日,在铜仁市沿河自治县谯家镇韩家村四季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玉米种植基地,农机轰鸣,来自谯家集体经济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的工人们正忙着将秸秆粉碎、打包、回收。
基地负责人周崇军介绍,今年基地种了141亩玉米,亩产达400公斤以上,总产值有望超过130万元。“此外,以往让我们很头疼的秸秆处理问题也解决了,公司派专人到基地采收并加工秸秆,也为我们带来了一笔可观收入。”
据了解,以往除了村民们留下部分用于喂养牲畜外,其余的秸秆主要是就地焚烧,不仅污染环境,还存在火灾安全隐患。近年来,谯家镇积极推行玉米秸秆饲料化利用方法,通过“公司+农户”模式,组织公司回收玉米秸秆,并将其加工成饲料,逐步构建起“玉米种植—秸秆回收—饲料制作销售”生态种植养殖产业链,既满足了养殖户对饲料的储备需求,又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让玉米秸秆变身成了“金秆秆”。
“公司今年计划完成2000吨的秸秆收购任务,不仅解决了种植户和合作社秸秆处理的问题,也为村民就近务工提供了机会。”公司负责人苏伟说。
“我在公司主要负责秸秆打包,一天工资100多元,还管伙食,相当划算。”公司员工杨素娥一边打包饲料一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