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李昭勇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经过不懈努力,我国文化传承发展呈现出新的气象、开创了新的局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面对新的历史条件和历史方位,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是我们增强历史主动的需要,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

贵州坚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文化建设的决策部署,勇于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坚持推进“两个结合”,全面贯彻“七个着力”,加快建设多彩贵州文化强省。

坚持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坚定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就来自我们的文化主体性”。贵州文化根脉深厚,文化资源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贵州大地传承和弘扬,各族人民家国情怀深厚,为贵州贯彻落实“第二个结合”奠定了坚实基础;贵州红色资源丰富,红色文化氛围浓厚,是爱国主义教育和党性教育的重要基地;贵州取得的成绩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大踏步前进的一个缩影,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贵州在文化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贵州各族人民坚定文化自信,坚守中华文明;二是坚定文化自信是贵州各族人民精神层面交集和同心圆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贵州各民族团结进步、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国家认同感强烈的重要原因,也是贵州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模范省的优势和重要基础。

秉持开放包容,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秉持开放包容,就是要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贵州在文化建设过程中注重加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秉持开放包容的态度,重视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成效显著。贵州大学孔子学院为中外交流与合作搭建起了文化、友谊之桥,成功举办“发现中国之美·相约贵州村超”贵州文旅推介会、“知行贵州”丝绸之路中外青年交流项目活动、2024贵州省国际友好城市交流合作会议人文交流对接会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数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和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是经中央批准,中国唯一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国家级、国际性高端峰会,旨在传播生态文明理念、分享知识与经验、汇集最佳案例、促进政策落实、应对生态安全挑战以及实现跨领域合作,已成功举办12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由外交部、教育部、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旨在通过教育合作和人文交流,促进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友谊和合作,共同创造未来‌,已成功举办17届,交流周永久性会址设立在贵阳市的贵安新区。贵州积极参与文明交流互鉴,让中国故事、贵州故事走向世界,也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了解贵州。

坚持守正创新,打造贵州文化建设新成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的文化工作者必须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贵州在文化建设过程中一方面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党的文化领导权和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另一方面积极用新思路、新话语、新机制、新形式书写贵州文化建设新篇章,打造贵州文化建设新成果,集中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着力打造“多彩贵州”文化品牌,运用新技术新手段实现对贵州独特的、优秀的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加快推进多彩贵州文化强省建设。二是大力实施贵州“四大文化工程”,即红色文化重点建设、阳明文化转化运用、民族文化传承弘扬、屯堡文化等历史文化研究推广。“四大文化工程”的目标是深入挖掘和传承贵州这些特色文化资源,推动贵州文化的创新发展,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贡献贵州力量。三是积极推动贵州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当前,在“村超”“村BA”持续进行热度接力之外,在贵州各地,以“红飘带”为代表的“数字+文旅”融合的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正成为火热的文旅消费新热点,其背后是以互联网、数字技术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赋能全省文旅产业带来的叠加效应。

(作者单位:贵州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2024-10-09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36293.html 1 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