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秋天吃蟹如何选 相关部门来支招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陈龙

秋日恰逢吃蟹季,“天眼问政”栏目接到网友咨询,如何选用食用螃蟹、需要注意哪些问题?网友称,网络上有“针眼螃蟹是注入了海水混合化学药物、让螃蟹更兴奋更鲜活”的说法,确实如此吗?近日,记者带着相关问题来到省市场监管局。

省市场监管局建议消费者,要理性看待网络传言。  

“根据实际情况来看,多数螃蟹的壳上都会有小圆孔,主要是运输过程中螃蟹相互挤压受伤造成,并非人为所致。螃蟹本身属于比较好斗的生物,同类争斗、对抗天敌和捕捞运输过程中,都可能会造成‘圆孔类’伤口。特别是蟹壳的背面,扎出的小孔比腹部的小孔更圆也更像针眼。”贵州省市场监管局相关工作人员说。

该工作人员解释,网络传言所说的往螃蟹体内注射液体,会导致螃蟹脏器所处环境的渗透压发生剧变,导致其各个脏器失水萎缩或吸水膨胀加速螃蟹的死亡,售价因此“大跳水”,这样做,不论从商业角度还是技术层面都得不偿失。

如何正确选购、安全食用螃蟹?省市场监管局从科学进行选购、食用注意问题、特殊人群慎食三个方面进行提示。

“消费者应选择正规渠道购买,索要发票或收据;线上购买的螃蟹,收到货后应及时查看螃蟹是否存活新鲜。可以采用‘掂、捏、逗、看’四个步骤,检验螃蟹是否为活蟹。”相关工作人员建议。

具体有这几招:

掂——掂蟹的重量,个头相等的蟹,越重就越肥美;

捏——用拇指和食指捏起蟹背并晃动,蟹爪下垂并跟着晃动一般都为死蟹,反之蟹爪坚挺,可以自行摆动的则为活蟹;

逗——逗弄螃蟹的眼睛,如果有反应则证明是活蟹;

看——螃蟹的壳背一般呈黑绿色,带有光泽的是肉厚壮实的蟹。尾端肚脐凸出来,且蟹脐两旁会透出红色,一般都是膏肥脂满的蟹。蟹足绒毛丛生的则蟹足老健,无绒毛的则体软无力。

“螃蟹性寒,生姜性温具有散寒、解毒的功效,醋可调味也可杀菌。吃蟹时,最好配合葱姜蒜和醋汁来祛寒杀菌。”省市场监管局建议,由于螃蟹的生活环境与习性等因素,蟹身中可能存在寄生虫和细菌,应煮熟蒸透、高温杀菌,使蟹壳发红后食用,避免生食。

记者了解到,螃蟹的主要不可食用部分包括以下三类:蟹壳下两侧的条状物叫蟹腮,属于呼吸器官;隐藏在蟹黄中,一部分延伸到蟹脐位置的黑色条状物叫蟹肠,属于消化器官;位于蟹黄正中,黑膜覆盖的六角形片状物是蟹心。

广大消费者尽量不要选购死蟹,螃蟹濒临死亡时体内会分泌有毒物质——组胺,且会随着死亡时间延长而累积,食用后可引起食物中毒。

针对特殊人群来说,螃蟹属于海鲜类食物,对海鲜过敏的人员禁忌食用。蟹肉性寒,切不可多食,脾胃虚寒者应注意;蟹黄或蟹膏含有较高的胆固醇,心脏病患者、高胆固醇人群不宜食用;患有伤风、发热胃痛以及腹泻的病人、消化道炎症或溃疡胆囊炎、胆结石症的人不宜食用。

--> 2024-10-07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36122.html 1 秋天吃蟹如何选 相关部门来支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