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黔南州独山县

“四新”“四化”谱新篇 行稳致远启新程

独山县城。 刘航 摄

工人在进行刺梨加工。

独山县轴承产业园中,工人在生产线上作业。

游客在独山县拉然康养小镇拍照。

独山县西环大道的非机动车道改造施工项目现场。

游客在独山县深河桥抗战遗址聆听讲解。

张明辉 孟瑾 柏玉迪 白华秀 覃娜

工业发展聚势而强、城镇面貌焕颜增值、田畴沃野生机勃勃、旅游产业活力迸发……2024年,已经走过量增质升的“上半场”,进入了跨越发展、拼搏冲刺的“下半场”。

一个个相继落户的工业企业,一张张安居乐业的群众笑脸,一处处景美客旺的旅游景点,无不展示着独山县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矫健步伐,实施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主战略的壮丽画卷在独山大地全面铺展。

2024年,独山县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落实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安排,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抢抓重大政策机遇,坚定不移围绕实施“四新”主攻“四化”主战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有进的良好局面。

工业产业活力奔涌

一排排机器不断运作,一声声轰鸣此起彼伏,一颗颗轴承翻滚出炉……在独山县轴承产业园,工人们正在各条生产线上有条不紊地忙碌着,各家企业正蓄力忙生产、铆劲赶订单,跑出发展加速度。

一直以来,独山县始终坚持“项目为王、大抓项目”工作思路,聚焦项目建设不动摇,通过大力发展轴承配件生产、轴承装配及相关关联产业,打造了西南地区配套最齐全、规模最大、企业数量最多的轴承产业基地。截至目前,全县共落户轴承及配套企业22家,各类轴承生产线1200余条。上半年以来,全县轴承产业规模产值达1.14亿元,增速36.6%;新签约轴承项目4个,总投资达2.5亿元。

不久前,由贵州法拉第磁电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南越新能源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建设的3.2兆瓦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正式并网发电,当天发电量就达到了8180千瓦时,成为独山县探索发展零碳经济、助推绿色转型发展的重要一环。

“该项目利用闲置屋顶开展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将以‘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并网方式进行消纳,源源不断地输送‘绿色’电能供我公司使用,最大化提升公司用电效益。”贵州法拉第磁电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曹江平说,公司全力推进能源生产方式变革,壮大以光伏发电为主的新能源产业,用实际行动助推绿色转型发展。

近年来,独山县以“建链、补链、强链”为目标,立足现有产业基础,优化产业布局,形成以基础材料为支撑产业,装备制造、特色轻工为主导产业,新型建材、现代能源及其他产业共同发展的“1+2+N”产业发展体系。

同时,独山县坚持以绿色发展为引领,推动工业制造体系“绿色减量、创新提质”转型升级,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不断提升产业的“含新量”“含绿量”,全力夯实工业经济发展基础。

此外,独山县积极调整优化工业产业结构,全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以贵州独山经济开发区为产业发展主平台,按照“一区三园”的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完善“一图三清单”,聚焦产业延链精准招商,加快推进产业承接转移,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做大优势特色产业,培育新兴产业,玩具、轴承、磁性材料等新兴产业初见成效。

上半年,全县累计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8.37亿元、同比增长13.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67亿元、增速8.8%,制造业完成产值17.8亿元、增速14.1%,工业发展在独山聚势而强,新型工业化发展的火热场景在独山大地处处涌现。

城镇品质升级焕新

挥铲、挖锄、铺设道板……近日,在独山县西环大道的非机动车道改造施工项目现场,工人们分工合作、忙而有序,全力以赴完成施工任务,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

在独山县仿古街口的口袋公园,公共休闲座椅、夜间照明灯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整个公园幽静自然,休憩空间宽敞,为周边居民提供了日常休憩的小空间。

走在独山县的大街小巷,可以看到各条街道上增加了不少停车位,许多车位旁还竖起了崭新的电动自行车充电桩,让广大群众过上了更加绿色、智能、便捷的生活。

近年来,独山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贯彻新发展理念,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切实将民生实事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始终以问题整改为导向、服务群众为根本、净化家园为目标,通过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配套功能、开展老旧小区和背街小巷改造、全面推进“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等举措,不断加快城市更新步伐,持续推进空间格局的优化和城市品质的提升,努力建设宜居宜业的新型城市,不断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同时,独山县立足生态资源特色和自身基础条件,以绿色为本底、青山为景观、绿道为脉络、人文为特质,充分利用城市废弃和闲置的边角地打造公共空间,创新建设小而精、小而美的“口袋公园”,通过新增及改造城市公园、建设健康绿道、林荫路等,让群众实现了“开门见绿”。

2023年以来,独山县累计完成老旧广场改造1个、背街小巷改造30条、地下管网改造105.464公里,新建口袋公园1个,消除县城区易涝点12个,解决市政安全隐患68个,新增路灯或改造路灯272盏,道路交通标线施划32000平方米,新增及改造24处红绿灯,更换人行道板58400平方米,新增停车位1000个。

田畴沃野尽显“丰”景

春种秋收,大地流金;五谷丰登,瓜果飘香。金秋时节,独山县广袤田野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走进独山县上司镇筹洞村水稻万亩片的测产现场,独山县农业农村局正组织州、县有关专家,对今年的水稻进行实收测产。稻田之中,两台大型收割机在田野里往来穿梭,收割、脱粒一气呵成,稻田之上,专家通过装袋、称重、去杂、测定水分等环节进行水稻测产,经测算,万亩片平均亩产达673.06公斤,超过了预期目标。

在基长镇狮山村,刺梨种植基地里一片金黄,村民们戴着手套,忙碌地采摘刺梨。一袋袋的“黄金果”,从基地去到车间,再经过加工飞往全国各地,成为消费市场的“香饽饽”,也成为独山县刺梨种植户致富的关键。

一直以来,独山县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农业产业化高质量发展的工作部署,坚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稳步推进农业一二三产业高质量发展,走出了一条农业产业化高质量发展的道路。

为切实保障“粮食安全”,独山县不断健全农业生产体系,通过抓好“良种、良法、良机”推广、聚焦产业项目示范带动,对规模种植、良种推广、田间水利设施建设、集中育秧、统防统治、全程社会化服务等方面进行鼓励扶持,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极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率。

同时,因地制宜、科学布局高标准农田建设区域,优先保障粮油安全示范区、生态经济示范区,逐步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并深入推进农业机械化,强化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壮大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助推农业现代化发展。

此外,独山县还大力发展生猪、水果、蔬菜、茶叶、中药材等特色产业,积极整合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并通过引入龙头企业、合作社等,使得农业经营体系往更加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的方向发展,进一步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今年上半年,全县完成春播粮食种植面积23.21万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2.13万亩、夏收粮油采收16.98万亩、蔬菜种植24.52万亩;茶叶种植面积13.67万亩,水果种植面积8.67万亩,中药材种植面积8.99万亩;拥有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87家,其中,省级14家、州级25家、县级48家。

旅游产业蓬勃发展

赏花避暑、休闲康养、红色研学……近年来,独山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结合本地特色文化,以山水为底色、以生态为特色、以文化为灵魂、以康养为载体、以旅游为纽带,大力发展旅游产业。

走进独山县拉然康养小镇,景区内游客络绎不绝,有的徜徉花海,尽享奇妙邂逅;有的泛舟湖上,感受惬意悠然;有的夜宿林间,聆听悦耳虫鸣,大家沉浸于山水之间,静享城市“慢时光”。

“这是我第一次来到拉然康养小镇,感觉环境非常不错,空气也很好,在这儿可以吃烧烤、坐竹筏,各种各样的活动都很有趣,特别适合全家人出游,我们玩得很开心。”说起在拉然康养小镇的游玩体验,游客莫盼业竖起大拇指连连称赞。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抗日救亡运动相关史料。”每个节假日,独山县深河桥抗战遗址人来人往,大家在讲解员的带领下缅怀那段峥嵘岁月。另一边,深河桥红达研学旅行营地的游客也络绎不绝,抬眼望去,大家穿梭在不同的军事模型前,或拍照打卡,或体验游玩,好不热闹。

近年来,独山县依托宜居的生态、宜人的气候、舒适的环境等优势,大力开发本地丰富的旅游资源,立足大局、全域谋划,依托生态气候、区位优势、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优化旅游资源配置,创新旅游经营模式,延伸旅游产业链条,全面提升服务品质,切实提升旅游产业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推进旅游产业化发展,为独山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同时,积极盘活红色资源,做足红色文章,借助深河桥抗战遗址这一红色景区,联动打造“红色+研学”“红色村庄”等,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丰富了旅游资源和文化内涵,让红色旅游成为了独山县一张不可或缺的“名片”。

今年上半年,全县累计接待游客总量294.55万人次,同比增长9.89%,旅游综合收入达29.81亿元,同比增长10.03%,旅游人均消费1012.18元,同比增长2.68%,旅游产业活力迸发。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由独山县融媒体中心提供)

--> 2024-09-30 黔南州独山县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35912.html 1 “四新”“四化”谱新篇 行稳致远启新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