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林 吴韵
9月22日至25日,2024年中国世界地质公园年会暨世界地质公园网络20周年研讨会在黔西南州兴义市举行。来自全国47家地质公园的代表和专家齐聚一堂,就加强世界地质公园之间的合作进行分享和交流,共同探寻地球奥秘,共创和谐未来。并为兴义世界地质公园举行揭牌仪式。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总经济师王志高致辞;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自然保护地管理司一级巡视员严承高出席;中国地质科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国家地质公园网络中心主任韦延光主持;国家地质公园网络中心常务副主任何庆成作报告;省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胡洪成,黔西南州委书记陈昌旭出席并分别致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Shahbaz Khan、Kristof,世界地质公园理事会前主席Guy Martini分别通过视频致辞,向会议召开表示祝贺。黔西南州领导顾先林、赵刚、代乐参加。
黔西南州积极谋划布局,着手描绘绿色发展新图景:充分推介兴义世界地质公园相关的自然、人文、旅游、产业等资源优势,致力打造融科考、科普、文化、观赏为一体的世界级旅游精品,持续擦亮这块世界级“金字招牌”,持续提升黔西南州的知名度、美誉度及影响力,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城市,吸引天下游客前来度假畅游。
惊艳亮相赢得世界关注目光
世界地质公园是以其地质科学意义、珍奇秀丽和独特的地质景观为主,融合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自然公园。
今年3月,包括兴义地质公园在内的18处新的地质公园获批列入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名录,成为贵州继毕节织金洞之后第二个获得世界级“金字招牌”的地质公园。
揭牌开园 兴义地质公园魅力惊艳世界
“请嘉宾上台为兴义世界地质公园揭牌。”“兴义世界地质公园开园。”对于兴义、黔西南州乃至贵州来说,这是2024年中国世界地质公园年会暨世界地质公园网络20周年研讨会上最为激动人心的时刻。
从2004年成为国家地质公园以来,在20年的时光中,一茬茬人加油接力,用心建设,兴义地质公园终于跻身世界地质公园行列,实现了“闻名中国”到“享誉世界”的华丽转身。
位于黔西南州兴义市域内的兴义世界地质公园,总面积1456平方公里,集地质、自然美景和文化底蕴于一体,以喀斯特锥峰、岩溶地貌景观和古生物化石产地为主题特色,马岭河峡谷、万峰林、泥凼石林等喀斯特地貌美景和“古生物王国”“喀斯特王国”“沉积岩王国”的独特魅力而名动天下。
“兴义能够申报成功世界地质公园,我由衷地感到高兴,黔西南的岩溶景观非常丰富,万峰成林非常有特色,还有厚重的历史气息。希望把历史文化、附近的矿产资源都整合起来,做得更有内涵一些。”贵州省地质调查院旅游地学研究院院长史振华说。
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张建平看来,兴义世界地质公园的地质地貌非常有特点,特别是喀斯特地貌,不仅在我们国家,在世界上也是非常有特色的,三叠纪海生爬行动物化石非常丰富,保存得也非常好,科学意义很大,所以从地质教育方面来看有深远意义。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总经济师王志高说:“兴义世界地质公园是贵州省‘沉积岩王国’‘古生物王国’‘喀斯特王国’三大核心地质遗迹的完美呈现地和三叠纪地层中地质遗迹最丰富、最优美、最典型、最独特、保存最完整的综合性地质公园,填补了世界地质公园网络的空白。”
地质遗迹
品读喀斯特地貌生命史诗
“兴义地质公园为人类观察海洋生物从近岸栖息到深海演变提供了重要窗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新闻公报如是说。由此说明,兴义世界地质公园就是云贵高原沧海桑田的历史演变的缩影。
专业考古发现,2.39亿年前的三叠纪时期,云贵还是一片汪洋大海。如今的兴义世界地质公园所在地所在海域被三面大山包裹,终年呈半封闭海湾状况,风平浪静,海水温度适宜,良好的陆、海生态条件,为大量海生爬行动物、浅海的小体型生物、深海超大型海怪等提供了栖息和觅食环境,引来了群龙和各种海洋生物聚集。在亿万年的沧海桑田变迁后,才造成了如今的兴义绝美的地质遗迹。
“中国的世界地质公园,每一个地质遗迹都反映了一段地球演化故事,具有自己的独特性。”中国地质科学院正高级工程师李霞表示,兴义世界地质公园尤其是喀斯特地貌,三叠纪海生爬行动物化石等方面,都是独一无二。
在兴义世界地质公园内,三叠纪碳酸盐岩中的2万余座峰林,构筑了公园内分布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发育最为典型和优美的锥状喀斯特地貌景观,这种同时同地异态演化的大面积峰丛和峰林世上更是绝无仅有,也是全球峰林和峰丛同时异态演化的经典范例。
在古生物专家团队不断发掘中,在兴义古生物化石群发现了胡氏贵州龙、鱼龙、欧龙、幻龙、盾齿龙、兴义欧龙、意外兴义龙、绿荫顶校龙、亚洲鳞齿鱼、东方肋鳞鱼、中华真鳄鱼等化石,都经过了世界权威机构认定。而这些化石就是一部部喀斯特地貌下的生命史诗。
正如陈昌旭在会议致辞中所说,亿万年的岁月积淀与沧海桑田的变迁,让黔西南这片亿万年前的阳光沙滩,成为如今的以丰富山地资源、奇特自然景观、古朴民族风情、厚重历史文化,集山的王国、水的世界、花的海洋、龙的故乡于一体,山、水、人共生共存的天地之间宏大壮阔的博物馆。
保护开发
共绘地质公园绿色发展蓝图
黔西南州被中国气象学会评为“中国四季康养之都”。兴义世界地质公园这块“金字招牌”,更为黔西南州增添了绝美魅力和独特气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地质公园倡议“以保护地质遗迹为原则,促进可持续发展,并推动教育和研究。”兴义世界地质公园如何保护与开发利用,科学管理与可持续发展,成为与会嘉宾共同关注的话题。
“要进一步挖掘世界地质公园的优质自然资源,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国家地质公园网络中心常务副主任兼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办公室主任何庆成表示,将积极探索符合各地实情的世界地质公园管理体制机制和发展模式,推动系统性保护、差异化发展、一体化利用、整体化管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地区办事处主任兼代表Shahbaz Khan在会议视频致辞时说:“中国的世界地质公园得到了蓬勃发展,不仅保留了独特的地质特征,还成为充满活力的教育、研究和旅游中心,让我们的地质遗迹被所有人保存、庆祝和珍惜。”
在成都理工大学教授钟康惠看来,兴义世界地质公园内的三叠纪化石、喀斯特地貌和在地文化都是非常独特的,要保护地质遗迹和生态环境,用心讲好“贵州龙”和地质、文化等精彩故事,打造地学科普和旅游发展的重要平台,持续提升兴义对外吸引力,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对于兴义世界地质公园实现享誉世界的华丽转身,贵州省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胡洪成表示,将致力系统化的战略保护,为地质遗迹保护管理和开发利用互融共生提供“贵州样板”和“贵州经验”;致力差异化的开发利用,优化生态环境、完善生态制度、发展生态经济,让地质遗迹资源带来源源不断的生态发展红利;致力创新化的科普教育,打造“地质+生物多样性”“地质+研学”“地质+文化”等科学研究和宣传教育模式,增强公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传承生态文化、展示多彩贵州。
集智聚力精细用好世界级资源
“一鸣从此始,相望在云端。”从今年3月正式获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以来,在享受成功喜悦的同时,黔西南州集智聚力,大力开展擦亮“金字招牌”行动,全力助推地方经济发展。
借“世”发力 开展擦亮“金字招牌”行动
“在保护与利用方面,我们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兴义国家地质公园管理处副处长袁泉说。
兴义世界地质公园自申报以来,始终有序推动地质遗迹保护、研究科普、开发利用,为建成一个集自然景观、生物化石、人文景观于一体的高品位地质公园开展了系列行动——
按照世界地质公园“颂造化之神奇 谋区域之长兴”的发展理念,用心抓好规划引领。精心制定《兴义世界地质公园巩固提升建设行动方案》,明确未来四年地质公园管理和建设的工作任务,确保2027年再评估顺利通过。依托公园地质地貌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民族特色,深挖地质公园的科研科普价值,打造一批优质科普研学、互动旅游的线路,不断丰富地质公园文创产品,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来促进地方产业持续发展。
全力抓好保护管理,进一步完善地质公园软硬件设施建设,充分展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标志和元素,切实加强地质遗迹、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先后建成了地质公园博物馆等一批展陈设施,实施了兴义市马岭河峡谷湿地公园、万峰林美丽乡村环境整治项目等提升改造工程,逐步建成一个集自然景观、生物化石、人文景观于一体的高品位地质公园。
兴义世界地质公园的申创成功后,黔西南州和兴义市的林业、宣传等多部门联合行动,依托万峰林山水相依、景田相望、民族相融、体旅相宜的优势,打造醉美诗酒田园、和谐布依家园、户外运动乐园,与世界地质公园形成“四园”共建的新格局,正朝着建设世界级旅游景区、一流康养旅游城市的目标阔步迈进。
此外,黔西南州和兴义市的文旅企业和旅行社游社结合市场需求,大力推介兴义世界地质公园相关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旅游资源、产业资源等优势,不断提升黔西南州的知名度、美誉度及影响力。充分利用宝贵的地质遗迹资源,策划推出了集科考、科普、文化、观赏于一体的旅游精品线路产品。
借会集智 专家共论地质公园发展路径
世界地质公园汇聚了大自然亿万年的神奇造化,承载着历史的积淀、人类的智慧和社会的进步。
为持续擦亮“兴义世界地质公园”名片,探讨让黔西南的自然珍宝、文化瑰宝熠熠生辉,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相得益彰,黔西南州向与会专家集智,探讨发展路径。
“要在保护的前提下科学规划,结合地质景观、生态气候、历史文化等比较优势进行合理开发和利用,不断提升兴义世界地质公园知名度、美誉度,推动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献华说。
贵州省林业局自然保护地管理处处长高治江表示,要发掘和提升兴义世界地质公园品牌影响力,坚持以“金字招牌”优势带动世界地质公园发展和服务提质,打造文旅融合“新样板”,依托世界地质公园的博物馆、科教馆开展自然教育,打造科普教育基地。
“地质公园的建立有三个宗旨,一是地质遗迹的保护,二是地质科普教育,三是区域经济发展和旅游开发。”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徐柯健表示,只有在不破坏地质遗迹的前提之下,才能更好地去利用地质遗迹发展旅游,让当地老百姓致富增收,提高其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这样就能形成一个地质遗迹保护的良性循环。
中国地质出版社科普教育分社副主任、副研究员,兴义世界地质公园专家委员会专家、申世技术专家翟秀敏表示,要鼓励越来越多的人能够参与到世界地质公园的品牌建设中来,增强热爱家乡的自豪感,依靠世界地质公园这个品牌促进乡村建设、提升自己,促进当地可持续发展。
与会专家们建议,在世界地质公园发展过程中要增强国家间的交流交往,注重世界地质公园的运营和宣传,可以通过电影、电视剧等方式进行创新表达,让更多年轻人和外国民众认识和了解中国的世界地质公园,使其成为文旅“新流量”和特色“打卡地”,从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合作聚力 携手建设特色地质科普品牌
当今时代是合作共赢,合作多赢的时代。世界地质公园的发展也不例外。
依托兴义世界地质公园世界级“金字招牌”,打造独特的地质科普文旅品牌,黔西南州坚持把高质量发展理念贯穿地质公园建设、发展、管理全过程,致力多元交流合作——
仅在2024年中国世界地质公园年会暨世界地质公园网络20周年研讨会上,兴义世界地质公园分别与长白山世界地质公园、嵩山世界地质公园、乐业—凤山世界地质公园、恩施大峡谷—腾龙洞世界地质公园、兴文世界地质公园签订合作意向书,旨在双方通过深化合作交流,共享经验、互鉴互助,实现优势互补,促进世界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
长白山自然保护管理中心宣教科科长、长白山世界地质公园媒体和对外合作办公室负责人张荣杰表示,同样作为新晋的世界地质公园,长白山世界地质公园计划与兴义世界地质公园在促进地区经济和教育可持续发展方面展开合作。双方将通过人员互访、深入交流和座谈,相互学习先进的工作经验,以实现共同进步。
恩施大峡谷—腾龙洞世界地质公园嵩山世界地质公园、乐业—凤山世界地质公园、兴文世界地质公园相关负责人表示,将通过营造世界地质公园品牌共建共享格局,缔结姊妹公园,建立友好协作、互促互进的交流渠道。在打造以公园带动地方,以地方促进公园的可持续发展局面,推动文旅融合,提升公园文化品位,推动生态旅游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强化交流合作。
为让造化神奇的地质遗迹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黔西南州主动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管理经验和管理技术,在更广领域、更大范围拓展国际交流合作,助力实现区域间联动发展、携手共赢。
黔西南州和兴义市的宣传、林业、文旅等多部门联动,邀请媒体记者、网络大V、网红等对兴义世界地质公园进行宣传报道。加强与中央、省内外媒体、在线旅行社平台和社区、企业、学校、科研院所等多方合作,全力抓好宣传推广,不断深入挖掘兴义地质奇观、生态环境、民族文化和旅游资源等特色亮点,提升地质公园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三级法院在兴义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举行仪式,揭牌设立“兴义世界地质公园司法保护基地”,切实加强兴义世界地质公园的司法保护力度,提高公众对兴义世界地质公园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实地探访欣赏绝世地质美景
“欢迎来到兴义世界地质公园。”9月24日,世界地质年会嘉宾考察团走进兴义世界地质公园,考察万峰林、马岭河峡谷、贵州龙化石原位保护馆等地欣赏地质公园奇景;探寻远古海洋奥秘、自然生命变迁;感受山水相依、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美。
美景无双 嘉宾惊叹大自然造物神奇
“中国的47家世界地质公园我全部都拍了一遍,兴义世界地质公园很有特色,喀斯特地貌在所有的世界地质公园当中是独树一帜的。”中国旅游协会地学旅游分会首任秘书长、地质摄影家赵洪山说。
喀斯特地貌造就了兴义2万余座山峰,缓步入峰林,目之所及,锥峰群聚,其磅礴之势,多彩壮阔之姿,令专家学者纷纷感叹,万峰林不愧为徐霞客笔下的“西南形胜”。
站在观景台俯瞰远眺,密布山间的锥状山体,如雨后大地春笋,齐齐萌发,又如千军万马,队队列阵,它们或挺拔如剑,直指苍穹;或温婉如玉,轻抚云端,令人叹为观止。正值秋季的万峰林田野交错,稻谷金黄,村庄、峰林、河流等交相辉映,勾勒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唯美画卷。
面对此情此景,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副主席、诗歌委员会主任胡红栓忍不住现场作诗:“在兴义万峰林,沧海桑田。意念里,这应该就是亘古记忆的样子;八卦田,岩溶也懂人文的推理……”
如果说登高望远才能感受万峰林的磅礴之势,那么唯有身临其境方能窥见马岭河峡谷的壮丽奇观。
马岭河峡谷,一条时间的裂缝。在自然伟力雕琢、亿万年时光淬炼下,形成了一条长达74.8公里,面积146平方公里,谷宽50至150米,谷深120至280米的峡谷奇缝。
考察团行走至谷底,听百瀑坠落,看翠竹倒挂,阳光照射下,彩虹与翠绿交融晕染,彩虹般的光晕闪耀在眼前。峡谷两侧峭壁高耸,一步一景皆是造化神秀,峡谷内河水沿着山壁流淌,水势湍急,绵延数里,用亿万年时光雕琢出这人间仙境。
“今天来到这,我感觉太震撼了。这里的河流四季长流,奔腾不止,悬崖峭壁对峙,瀑布成群,尤为壮观。”青海省格尔木市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张敏说:“从没见过这样的河流峡谷,要带上家人来欣赏绝美的喀斯特奇观。”
遇见“鱼龙”
探寻史前生命变迁密码
走进兴义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展厅显眼处,是一个体格庞大的“鱼龙”化石,这便是兴义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鱼龙被称为中生代海洋霸主,源于三叠纪早期,最长体型可达25米,它们自由穿梭于古老的兴义海域,留下了“深海巨兽”的不朽传奇。由于突发性的地质演变,它们被永远地定格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成为今天的人们探索远古生命奥秘、认识自然和地球演化史最直观的珍贵资料。
博物馆内,设有兴义地区及兴义动物群、海生动物下海原因及演化历程、海生爬行动物从兴义走向远洋等六大展厅,馆藏化石千余件。通过立体空间、原始状态下的实物标本以及“艺术化”的形象,各种“龙”形态的展现各不相同,或静止、或蜷缩、或挣扎、或张牙舞爪……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再现了两亿多年前三叠纪古生物的运动场景,给专家学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博物馆内还设有专门的贵州龙化石原位保护馆,它是一个在化石发掘剖面上建立的保护馆。走进馆内,岩体如巨大书页陈列,展示着不同时期的地层剖面,里面沉睡着亿万年间的各类生命,似乎在等待着人们去唤醒。
“这次参观让我仿佛进入到一个巨大的时间胶囊,让我了解到海洋陆地演化、自然生物不断进化的奥秘。”四川省自贡市燊海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卢筱娟在惊叹之余,称赞兴义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的文物考古、文物修复工作做得非常好,同时将科普研学工作结合起来,让文物真正“活”了起来。
兴义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不仅是科学家进行科研探索的实践基地,更是普及地质科学知识、进行启智教育的最好课堂。通过互动体验项目,如挖化石、修复、拓印、做模型等,让参观者尤其是青少年能够近距离接触地质知识,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欲。
“我知道了贵州龙不是恐龙,它们是远古海洋时期的生物。”来自成都的胡瑞小朋友说。通过对馆内化石标本的深入了解,他对亿万年前的世界充满了好奇。
“我们会定期举办科普讲座、实地考察等活动,特别是针对青少年的科普夏令营,深受好评。”袁泉表示,将把做好科普研学、致力于打造一流的科普教育基地作为兴义世界地质公园的重要使命之一。
民俗多彩
绽放和谐布依人文魅力
“地质公园不仅仅讲究的是地质,它更重要的是生活在这个区域里的老百姓。”张建平说。
千百年来,依山而居、傍水而生的布依族人,在兴义这片山水田园创造出多彩的民族文化。这里有民族村寨与山水相依的自然和谐之美,民族技艺代代相传的传承之美,40多个民族的智慧与勤劳之美。
在考察过程中,每到一处,专家学者不时驻足停留,深刻感受兴义的民族风情、人文底蕴。不管是穿着布依服饰的姑娘,抑或是为欢迎远道而来的贵客而展演的布依风情舞,都让专家学者深深折服,纷纷叫好。
在考察峰林布依景区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副主任付碧宏赞叹:“这儿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我觉得这边的土地特别神奇,孕育了这么多优秀的文化,特别是兴义浓厚的少数民族文化。”
夜幕降临,在乡愁集市八音堂,一场精彩纷呈的民族特色文艺汇演——《遇见黔西南》在众人的期待中拉开帷幕,为考察团展现了黔西南这片热土的神秘与魅力。
《遇见黔西南》融合了苗族、布依族、彝族等多个民族的文化元素,通过优美的舞姿、动人的歌声,生动的舞台演绎,让众人在欣赏美的同时,深刻感受到黔西南独特的民族风情,也为考察团一行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这个地方真的太神奇了,不管是开发风景旅游、推动科普研学,还是展现人文风情,你们的做法经验都值得我们借鉴,兴义得到这块世界级金字招牌是实至名归的。”云南省石林风景名胜区管理局科普专员黄娅莉说。
嘉宾们在考察结束后表示,兴义气候凉爽、地质地貌独特、民族风情浓郁,“是让人来了不想走,走了会再来,甚至永远爱上的地方。”
(本版图片由黔西南州委宣传部提供)